Description
謀略,三國留名青史的外交遺產:官渡之戰逆轉勝、利益衝突毀同盟、玩轉三方終自斃,為了奪天下,每步都得深思熟慮!
風雲際會三國間,那些爾虞我詐怎麼讀都讓人看不過癮!
吳蜀二國這艘翻過船的聯盟怎麼重修舊好,戮力同心?
官渡之戰的奇蹟逆襲其實有跡可循?從一開始早已暗示雙方的命運!
三國間越看越精彩的奇謀異策,書寫前人們光輝燦爛的運籌帷幄!
▎聯盟的恢復與成熟?──誠實告訴你,盟約後最終目的!
鄧芝回答道:「我們只能『君各茂其德,臣各盡其忠』,戰爭還剛剛開始呢。」
當年吳、蜀二國簽訂盟約後,孫權曾高興的對蜀漢使臣鄧芝說:「如果天下太平了,二主分治,不亦樂乎!」
鄧芝回答道:「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如果吞併魏國之後,大王您還不能深識天命歸順漢朝的話,那麼兩位君主只能施展各自的道德,我們做大臣的各盡其忠,將提枹鼓,戰爭還剛剛開始呢。」
孫權哈哈大笑,說:「你竟然誠實到這樣的地步!」
儘管在正式的外交場合中,這樣的回應顯得不夠禮貌;
但是鄧芝的誠實展現了外交官難得的坦率和真誠,
因此得到孫權的讚賞!
▎培養外交人員的NO.1謀略──寬於待人,知人善任
劉備說:「是我辜負了黃權,黃權並沒有辜負我。」
夷陵戰役時,黃權領偏師在長江北岸執行警戒任務,
劉備主力失敗後,黃權軍隊就成為深入敵營的孤軍;
眼看返回巴蜀無望,於是率領部隊投降曹魏。
依當時蜀國法律,黃權留在巴蜀的妻兒應受法辦!
劉備卻一如既往地對待黃權的家人!
後來黃權的兒子黃崇在蜀漢政權中做到了尚書郎!
父子二人在互相為敵的兩國當官,是三國歷史上的一大趣聞!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善用敵人心理,轉化敵我士氣!
曹操在陣上高喊:「你們都想看到我曹公啊?我也是人,並沒有四隻眼睛兩張嘴,我只是比較聰慧而已!」
最典型的例子發生在曹操征關中的戰役:
當時曹操盛名威加四海,在西涼軍隊中有極高聲望,
許多西涼將領在陣前看見他,竟先在馬上行參拜之禮!
曹操巧妙抓住敵人心理,將之轉化為自己的優勢,
他不僅配合演出,還適時將裝備優良的鐵騎排列出方陣;
驕陽照射,騎兵方陣光亮醒目,如同太陽落於大地!
西涼軍隊尚未交戰,就在心裡輸了好大一截!
本書特色
本書以三國時期為例,闡述古代中國外交思想。書中描寫當時緊張的權力競爭,及各國間互相對抗的戰術及策略。作者分析三國時期的聯盟和勢力平衡,探討在這之間的戰爭體制和對外謀略,並介紹對北方、西域、朝鮮、日本以及東海和南海的政策。透過詳盡的說明和相關事件分析,展示三國時期政治外交的複雜性。
目錄序
前言
一 帝國的外交遺產
中國第一位軍閥
不稱職的掌舵人
漢朝的外交遺產
二 天下塵埃落定時
崛起於四戰之地
官渡沒發生奇蹟
風雲際會荊揚間
三 尋找平衡的聯盟
兵臨城下的結盟
圍繞荊州的是非
流向同盟的鮮血
四 國富兵強者勝出
根深蒂固治天下
攻吳伐蜀誰優先
為他人作嫁衣裳
五 巴蜀慷慨北伐行
權相與戰爭體制
結盟的恢復和成熟
巴蜀慷慨北伐行
六 割據南國第一朝
據長江所極而守
長江之險可偷安
金陵王氣黯然收
七 首鼠兩端的遼東
獨立寒秋忙飲馬
玩轉三角終自毀
海東莫可與相較
八 三國外交策略篇
綜合國力競爭論
三國地緣政治論
弱勢的理想主義
九 三國外交謀略篇
用人是第一謀略
中國特色心理戰
外交謀略大盤點
十 外事四夷的延續
延續:北方及西域
開拓:朝鮮和日本
遠航:東海與南海
三國外交年表
三版後記
书名简译:谋略,三国留名青史的外交遗产:官渡之战逆转胜、利益冲突毁同盟、玩转三方终自毙,为了夺天下,每步都得深思熟虑!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