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中國巫文化人類學──巫醫對話:動態三維×類比思維×文化因緣×風水批判,由崇拜到審美,追尋原巫文化的轉嬗

原始價格:US$19.24。目前價格:US$18.29。

【作者: 王振復】
【出版社: 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 2024-01-10】
【分類: 人文社科 | 人類學/民族學】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3578944】

Available on backorder 允許無庫存下單

Purchase this product now and earn 37 Reward Points!
貨號: 9786263578944 分類:

Description

中國巫文化人類學──巫醫對話:動態三維×類比思維×文化因緣×風水批判,由崇拜到審美,追尋原巫文化的轉嬗

凡是知識與科學不能到達的地方,
那裡就大有巫術的用武之地──

巫術,確實是知識、科學的史前替代,
或者說是對於人類的一種有趣而出於無知的懲罰。

  ▎中國巫文化的文化哲學
  中國原巫文化的氣、道、象問題,可以稱之為巫之氣、巫之道與巫之象,且三者相互蘊含。其一,這裡所說的「氣—道—象」這一動態三維結構,三位一體又各自具有自己的場域;其二,這一人文結構的文化內涵關係到美,卻不是一個美不美的問題,首先是巫與巫學的問題;其三,中國巫性的「氣—道—象」的文化哲學,自始至終打上了巫與巫性的文化烙印,它實際是「巫氣—巫道—巫象」蘊含於一體,又各自具有文化哲學的品格,換言之,它是以巫、巫性之相繫的範疇為主體與主題的。

  ▎中國巫文化的人文思維方式
  思維方法或曰思維方式問題之所以顯得如此重要而且相當煩雜,是因為思維方法(方式),是人類文化或者一個時代、民族文化思想的思考方式與致思過程,而且它直接就是思想存在本身。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思維方式及其邏輯、推理與判斷等,決定了思想的品質與品格、結構與功能。思想與思維是不同層次的兩個問題,相對於思想而言,思維是更具有深度的、隱在的,也顯得更為重要。而中國巫文化的思維方式,主要是類比。

  ▎巫、醫的人文親緣與「對話」
  人類各氏族、各民族,都大致經歷過以巫測病、治病,而巫、醫不分的漫長歲月,也才有可能將真正能夠治病的知識、科學「喚上前來」,使得醫療知識、技術,從此代替了長期硬充為治病「偽主角」的巫術的地位。可是,醫療知識與科學理性的成長,並不意味著關於巫術治病的方法從此徹底的退出人類的歷史舞臺。

  ▎從巫性崇拜到詩性審美
  巫性的靈與靈的巫性走向詩性審美之所以可能,是因為巫性文化的歷史和人文機制,早已孕育與蘊含著原始詩性審美的人文根因。它是由「巫」向「史」轉遞的一個重要構成,象徵著中華民族的群體人性、人格,從必受原始巫文化的種種牽累、強制與不自由,到本在的獲得一定意義的精神的自由和解放。

  ▎「風水」的理性批判
  風水的又一別稱,叫做「地理」。典出《易傳.繫辭上》。所謂「仰以觀乎天文」,是天文學的原始;「俯以察於地理」,是地理學的原始,但是它們原本都屬於巫文化範疇。風水還有一個別稱,稱為「陰陽」。這一風水別名,較為流行於元代之後,典出於先秦。古人迷信,以陰為凶,以陽為吉。所以陰、陽二字的本義,本與風水有關。難怪後代風水術稱為陰陽術,風水家稱為陰陽家。風水還有其他別名,如相宅、相墓、圖宅、卜宅與青烏等。

本書特色

  從「巫之氣」、「巫之道」到「巫之象」,書中分析了巫術背後的哲學和文化基礎、巫文化下的人文思維方式,以及巫和醫之間的連結。另外,由原始巫性崇拜轉向詩性審美、對「風水」的理性批判等皆有詳細闡述。附錄中探討了與巫相繫的神及作為宗教「文化之母」的巫術。豐富內容與詳盡解析使本書成為巫文化領域的權威之作。
 目錄七章 中國巫文化的文化哲學

第八章 中國巫文化的人文思維方式

第九章 巫、醫的人文親緣與「對話」

第十章 從巫性崇拜到詩性審美

第十一章 「風水」的理性批判

附錄一 巫文化考釋

附錄二 與巫相繫的神

附錄三 巫術:宗教的「文化之母」

主要參考書目

代後記

 
书名简译:中国巫文化人类学──巫医对话:动态三维×模拟思维×文化因缘×风水批判,由崇拜到审美,追寻原巫文化的转嬗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中國巫文化人類學──巫醫對話:動態三維×類比思維×文化因緣×風水批判,由崇拜到審美,追尋原巫文化的轉嬗”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