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談判與協商:從白手套到官方接觸再到?

US$20.81

  • 作者:邵宗海
  • 出版社:唐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08/30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3071273

Available on backorder 允許無庫存下單

貨號: 9789863071273 分類:

Description

兩岸談判與協商:從白手套到官方接觸再到?

  馬英九任內(2008—2016),兩岸進行了十一次「兩岸兩會領導人會晤」,締造了二十三項協議的簽署,以及兩項共識聲明,這其中尚包括「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兩岸定期班機直航啟動、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合作。如再加上臺北同意承認大陸高校學歷,以及允許陸生來臺等等措施,委確是超越了兩岸過去任何一個時期的紀錄。而且在他任內,兩岸關係相當平穩發展、兩岸兩會協商也朝制度化推進,並且他也創造了政治性接觸的紀錄。像「兩岸事務主管的會晤」,以及2015年11月7日,他在新加坡與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歷史性的會晤,都是1949年兩岸分治之後所僅見的突破。

  但是2016年1月蔡英文贏得總統大選,到5月發表就職演說,迄今從未表示過會認同「九二共識」。北京已經正式宣布:全面中斷兩岸官方以及被授權團體的接觸。因此有幾個重點將在本書中提出討論:一、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協商與談判將何去何從?二、從白手套到官方接觸、到現階段全面停擺,兩岸的協商與談判機制今後會是怎麼走?三、當兩岸領導人已經正式晤面,兩岸的協商與談判是否已能邁向政治層面?

  雖然民進黨政府不接受「九二共識」,已經導致兩岸政治共識基礎的崩盤,也產生兩岸或兩會可能不會再有接觸與談判的機會,更遑論兩岸有政治議題商討的可能。但是值得提醒的是,2000—2008年在陳水扁任內,執政的民進黨曾經有過呼籲與北京共商「政治議題」的前例,所以也不能完全排除在蔡英文任內,有可能她會遵循陳水扁過去推動的模式,向北京提出「政治議題」商討的要求。如果在這種演變的情況下,對兩岸進一步的和平發展是有其助益的一面,那麼真的也不能完全去否定其可能性。
 序言

第壹篇 總論
第 一  章  緒論 3
第 二  章  兩岸談判理論的運用分析 9

第貳篇 兩岸兩會談判的演變:形式到實質1987—2008
第 三  章  兩岸談判的演變:形式到實質1987—2008 25
第 四  章  兩岸談判機制的變遷與嘗試1987—2008 51
第 五  章  「澳門模式」的運用與限制 65

第參篇 兩岸兩會談判的演變:走上制度化2008—2016
第 六  章  兩岸談判的演變:走上制度化2008—2016 81
第 七  章  「九二共識」的機制化及效益極大化 97

第肆篇 兩岸兩會談判的演變:蔡英文時代的可能走向2016—
第 八  章  兩岸兩會談判的演變:蔡英文時代的可能走向—就職演說之前 117
第 九  章  兩岸兩會談判的演變:蔡英文時代的可能走向—就職演說之後 131

第伍篇 兩岸兩會談判的演變:轉向政治議題探討的可能性
第 十  章  兩岸兩會談判的演變:轉向政治議題探討的可能性 165
第 十一  章  兩岸談判中「一個中國」的問題 189
第 十二  章  兩岸談判中「兩岸政治定位」的問題 233
第 十三  章  兩岸談判中北京對「中華民國」定位思考的探討 263
第 十四  章  兩岸談判中「臺灣本土意識」的問題——以1992—2003年民調結果為例說明 283
第 十五  章  兩岸談判中「和平協議」簽署與否的問題 299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兩岸談判與協商:從白手套到官方接觸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