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駭客?基因啟迪時代來臨,DNA也可以被編輯

US$14.76

  • 作者:Brian Winston Ring (任博文)
  • 譯者:周慧君,楊巧
  • 出版社:清文華泉事業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2020/02/26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5162542

Available on backorder 允許無庫存下單

貨號: 9789865162542 分類:

Description

生物駭客?基因啟迪時代來臨,DNA也可以被編輯  如果基因決定了人的意義,
  那麼當我們改寫基因的時候,
  它又意味著什麼呢?
  本書以基因為主軸,分為五大章節,在第一章(導言)中,作者說明本書將以局外人的視角,來探索神秘而廣闊的基因組學領域:

  基因組學是一門很酷炫的科學,一方面,它可以對人類及其所處的世界給出很多解釋,可以提供拯救生命和改善生活的工具;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會讓我們覺得與自己所處的世界漸行漸遠。

  第二章(基因外傳)中,作者假想了一些基因編輯的實際例子,儘管基因編輯嬰兒在現代仍是非法的──電影中錯誤的編輯會帶來超能力,現實卻可能產生癌症和其他疾病──但隨著科技進步,作者相信這些假想中有一日會成為現實。

  第三章(基因紀聞)中,作者模仿羅馬帝國時期的每日通知,舉例一篇篇與基因相關的簡短故事及對基因組學新聞的評論,人類基因組堪比一部言情小說史,基因的重組、再造都與民族的融合脫離不了關係,雖然,現代人也喜歡用種族劃分群體,譬如一些人認定自身人種具備更加優良的基因,能繁衍出資質較好的後代等等。

  第四章(基因啟迪),作者提出一些問題給大家思考,基因改造技術真的有利無害嗎?在《侏儸紀公園》電影中,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學家利用凝結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的恐龍血液提取出恐龍的遺傳基因,將已絕跡六千五百萬年的史前龐然大物復生,使整個努布拉島成為恐龍的樂園,這是一種針對人類任意修改基因的行為所做的警示,呼籲大家審慎思考新興科技可能帶來的後果。

  在最後一章中,作者提起自己小時候常見的手帕,時至今日卻被其他東西取代了,除了衛生考量,有沒有可能與基因組學產生關聯?基因組學又是如何誕生的呢?本書將一一作介紹。

 作者簡介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基因外傳
2.1 基因組:人類的公共財富,拒絕商業化
2.2 如何規範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
2.3 基因:終結衝突,世界和平

第三章 基因紀聞
3.1 人類基因組堪比一部言情小說史
3.2 拜倫:紡織工人和醫護人員的守護者
3.3 為人權,維人權
3.4 由小生大:小小鹼基引發大案件
3.5 透過NIH申請新規定看資助申請的公平性問題
3.6 科學界的可重複性危機
3.7 基因學的3R理論

第四章 基因啟迪
4.1 別總想著複製超級軍隊——基因編輯技術背後的倫理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4.2 基因組裡基因知多少
4.3 從基因組認知自我:微生物的崛起
4.4 暗黑基因
4.5 哈利波特與達爾文的交集

第五章 其他
手帕的消失VS基因組學的興起

 

书名简译 : 生物黑客? 基因启迪时代来临,DNA也可以被编辑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生物駭客?基因啟迪時代來臨,DNA也可以被編輯”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