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琢磨論詩,永以為好:民國以來詩經學研究
目錄自序 琢磨論《詩》,永以為好 1
民國學者以古文字訓詁《詩經》的實踐情形 1
一 前言 1
二 王國維以古文字訓詁《詩經》的成就與影響 4
三 林義光、聞一多、于省吾以古文字訓詁《詩經》的立場目的與方法 14
四 林、聞、于三人以古文字訓詁《詩經》的特色及局限 41
五 結論 64
林義光《詩經通解》研究 67
一 前言 67
二 《詩經通解》的解詩體例與觀念立場 69
三 《詩經通解》的解詩方法 76
四 《詩經通解》的特色與影響 95
五 結論 103
郭沫若詩經研究 107
一 前言 107
二 《詩經》風韻譯的創作衍繹 109
三 唯物史觀下的《詩經》社會圖像 143
四 考古研究與《詩經》訓詁新證 168
五 結論 211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詩經學的接受與影響—以蔣善國《三百篇演論》為考察中心 215
一 前言 215
二 詩經學史專書發生的背景 216
三 詩經學命題及書寫目的策略 225
四 詩經學史專著的內容接受及影響 235
五 結論 255
香港《詩經》名物研究述評 257
一 前言 257
二 《詩經》名物界說 259
三 《詩經》服飾飲食通詮 263
四 仲春婚期《易》學根據 265
五 《詩經》名物增殖儀式 269
六 陳致:從禮儀化到世俗化的《詩經》 280
七 結論 288
引用文獻 291
书名简译:琢磨论诗,永以为好:民国以来诗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