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戰爭終結者歐本海默:道德與科學的掙扎,背負國家使命的原子彈之父,核武終究是必要之惡
也有人說他是戰爭罪人,因為原子彈就是滅世的惡器
「身為一位科學家必須堅信,知識以及它所賦予的力量對全人類有真正的價值;更須確信,你是在利用它的力量來傳播知識,而你也願意承受一切的後果。」──歐本海默
【天才的求學生涯】
他是哈佛大學高材生,物理領域中的聖殿──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研究生。他的求知若渴讓他成為科學界的通才,跨足物理、化學、天文,韋編三絕、廢寢忘食在他的研究生活中只是基本操作。被譽為當代最聰明的科學家之一,他卻因自己的天才無法獲得科學最高殿堂的殊榮?
【公開的秘密──曼哈頓計劃】
「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
他是「曼哈頓計劃」的催生者。重擊世界的是完美的對稱波,抑或可稱為一團混沌,與生俱來的領導氣質讓他一肩扛起國家計畫,處理軍事、化學問題遊刃有餘。這項史無前例的科學計畫,投注20億美元,選定靜謐僻壤的小鎮作為實驗基地,迎來的結果卻讓他深深自責。他總是理論重於實驗,他驗證了自己理論的威力,卻也帶來罪惡的開端。
「我要為毀掉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負責。」
【鈾-235:改變世界的胖子與男孩】
「科學家不能因害怕他人利用他的成果做壞事而拒絕推動科學前進。」
1945年,「胖子」與「小男孩」分別降臨了長崎與廣島。強光後的蕈狀雲下,是人間煉獄,人類死前的痕跡被拓印在土地上,分裂的同位素切割出世界的鴻溝,最先進的武器、最精準的計算卻永遠比不過有心人的利用。原子彈的成功讓他驕傲,十萬人的生命讓他自責,如此矛盾的情感就此折磨著他。
【麥卡錫主義的犧牲者】
1950年代的反共熱潮延燒到他的身上,曾經的左翼傾向讓在參與國家重要計畫的他,無論何時何地都受國家嚴密的監視。蘇聯的第一顆原子彈,命名為「Joe-1」的成功,引起美國國內徹查相關人士的政治傾向,特務與他反覆周旋,卻從未找出「不忠誠跡象」,科學的創造不只被濫用,還被扭曲成政治的手段。
【本為進步,終陷殺戮】
「身為一位科學家必須堅信,知識以及它所賦予的力量對全人類有真正的價值」
他積極呼籲限制核武,為受傷的世界貼上OK繃,深知自己「雙手沾滿血腥」,卻被總統當場打臉。他用後半生嘗試為世界撫平因自己的發明而帶來的傷口,他重新當選高級研究院院長,獲頒費米獎,最終因為喉癌,再也說不出話,默默離開了人間。
本書特色
本書詳細記錄了原子彈之父歐本海默的一生,他是曼哈頓計劃的主要領導者之一。抱持著對原子彈危害的深刻認知,以及對美蘇核軍備競賽的不認同,歐本海默致力於原子能的國際控制與和平利用,主張與他國交流核科學情報以達成相關協議,並反對美國率先製造氫彈。在人們眼裡,他是偉大的猶太科學家,也是反共運動的最大受害者。
目錄序
生卒與經歷
成就與貢獻
地位與影響
猶太神童
富裕的猶太人家
童年愛好廣泛
愛冒險的少年
德國旅遊意外患病
進入卡文迪許實驗室
前往哥廷根求學
研究理論物理
一次失敗的戀愛
再回洛斯比諾斯
學術奇才
選擇開放式教學
耕耘在伯克利
深得學生敬慕
支持共產黨陣營
一見鍾情的婚姻
提出天體物理學新理論
參與原子彈研究
總統支持原子彈研究
曼哈頓計劃
成為研究的負責人
主持核試驗
負責籌建實驗室
生活在監視之下
初次試驗取得成功
工程支隊的危機
度過艱苦的生活
迷茫歲月
主張原子彈用於和平
選定三一試驗場
試爆前一波三折
原子彈首爆成功
兩次轟炸日本重鎮
退出原子彈研究
積極推動限制核武器
核彈專家飽受爭議
堅決反對軍備競賽
失意晚年
受到政治迫害
麥卡錫主義的餘威
重新得到肯定
調查對家庭的衝擊
長期的政治「囚徒」
走完人生曲折道路
未完成的和平事業
附錄
經典故事
年譜
名言
书名简译:战争终结者欧本海默:道德与科学的挣扎,背负国家使命的原子弹之父,核武终究是必要之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