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打破階層的音樂教育-布瑞頓做為作曲家的「社會責任」

Original price was: US$23.26.Current price is: US$20.46.

【作者: 陳威仰】
【出版社: 蘭臺網路】
【出版日期: 2022-12-01】
【分類: 人文社科 | books > humanity】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9664320】

SKU: 9786269664320 Category:

Description

打破階層的音樂教育-布瑞頓做為作曲家的「社會責任」

  音樂教育不應只在殿堂之上,獨惠所謂上層社會之流,作者透過探索布瑞頓的音樂生命並親身實踐在音樂教育上,可謂學行合一的教育者。
 
  英國當代作曲家布瑞頓(Lord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的創作手法與風格,橫跨於前衛風潮與新古典形式之間。其音樂作品適合當作學校教材與教會詩班,並應用於一般社會大眾的品味,負起「社會責任」,而不是一昧地將當代作品與社會大眾隔絕的「真空狀態」。
 
  布瑞頓與摯友皮爾斯(Peter Pears, 1910-1986)為英國著名男高音,彼此共同組織「布瑞頓─皮爾斯基金會」(簡稱BPF),工作項目逐次進行籌募資金,為教會、社區、學校建立奧德堡藝術節、音樂圖書館、推廣青年音樂家、作曲家的培植計畫,並且在東盎格魯鄉鎮進行文化深耕的教育。
 
  布瑞頓認為社會教育階層有一道鴻溝是介於學校與社會之間,許多的音樂風格產生互相排擠的想法。如何打破這一條界線,布瑞頓從作品本身試圖在業餘愛好者、青少年、孩童創作的音樂世界開展出一條無限可能的創作空間。
 
  布瑞頓所創作的作品,其靈感與道德精神皆來自於基督教信仰,他的家庭教育建立在基督教的人格教育之上。因此,他的作品風格在教會主日學與藝術教育之間的靈性形成。

目錄推薦序一 引領時代洞見的全人教育價值/陳威婷牧師   IV
推薦序二 縱觀現代基督教音樂教育的承先啟後/劉永傑牧師 V
推薦序三 開拓音樂教育的新視野/朱芸宜主任    VI
自    序 因材施教的現代音樂教育觀點   VII
致謝辭   XI
前言    2
第一章 傳統教育基於家庭背景    17
一、「分離感」成為橫跨階層的橋樑     36
二、社區群體與孩童享受的圖書館     45

第二章 內在自發性教育鑒於基督教信仰價值    49

第三章 跨越於公共學校與音樂學院之間的音樂教育距離    79

第四章 橫亙於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界線    103
一、布瑞頓─皮爾斯基金會連結學校與社區資源     107
二、布瑞頓對於孩童的實質贊助支持     137
三、作曲家引導的創意教學     149

第五章 結論   179
一、布瑞頓跨越不同的社會階層                           181
二、布瑞頓實踐作曲家的「社會責任」的理由               182
三、布瑞頓作品中所推敲建構孩童的角色與形象             186
四、英國作曲家影響學生在音樂學習的觀點與想法           187
五、英國音樂教育應學習宏觀視野的「文化會遇」           192
六、屬靈態度看英國音樂教育                            193
七、探尋文化涵化新思考前先摒棄「教條式」的束縛         195
八、音樂文化的整體應破除分類與系統化的迷思            197
參考書目                                               201
书名简译:打破阶层的音乐教育-布瑞顿做为作曲家的「社会责任」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打破階層的音樂教育-布瑞頓做為作曲家的「社會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