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中國古典思想中的譬喻與類比:個人、國家與社會的治理
在2021年,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很榮幸地邀請到華裔美國哲學家黃百鋭(David B. Wong),以「早期儒道思想中的譬喻和類比:在個人、國家以及社會等場域中的治理議題」(Metaphor and Analogy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Governance within the Person, State, and Society)為主題,發表了五場線上華人文化講座。由於這五場講座內容可以說是黃教授多年學術累積的展現,為了使講座順利進行並富有成效,我們舉辦了數次前導讀書會先讓學界有機會更了解黃教授思想的基本關懷與講座基核心主張,講座後也舉辦了為期兩天的工作坊邀請國內外學者深入討論講座中所提出的重要理論,而黃教授也對這些評論一一作出回應。本書將講座內容、評論與回應整理出來呈現給學界,希望能引發更多的關注與討論。目錄《政大華人文化講座》系列叢書序
序
導論
第一講:《孟子》關於道德修養與治理的譬喻
第二講:《荀子》關於治理的譬喻
第三講:音樂、湯、社會及國家的和諧道德美
第四講:一體
第五講:以道家思想消解個人/身體中的等級秩序
參考文獻
【附錄:評論與回覆】
黃百銳的孟子推及說(王榮麟/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對王榮麟教授的回覆(黃百銳)
關於黃百銳對《荀子》之「欲望滿足」詮釋的一些反思(王華/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對王華教授的回覆(黃百銳)
道德發展與調適 (菲利普〔Philippe Brunozzi〕/中國南京東南大學哲學與科學系副教授)
對菲利普教授的回覆(黃百銳)
關於黃百銳的兩個問題:「道德之美」(Moral Beauty)的觀念與「道德」和「美」有多密切的關係?「將一個人對於家人的情感推及他人」的觀念,是否一定有效? (文哲〔Christian Helmut Wenzel〕/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特聘教授)
對文哲教授的回覆(黃百銳)
對黃百銳講座之評論(薩利希〔Djavid Salehi〕/澳洲,獨立學者)
對薩利希博士的回覆(黃百銳)
和諧理想作為道德美的理據與論證:評黃百銳「中國古典思想中的譬喻與類比」講座(張忠宏/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對張忠宏教授的回覆(黃百銳)
儒家調適之限度與從道家看既存等級制的難題:關於黃百銳的數個問題(張佑禎/獨立研究學者、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博士)
對張佑禎博士的回覆(黃百銳)
類比推理、實踐、中國哲學:對於黃百銳五場講座的數點思考(馬愷之〔Kai Marchal〕/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對馬愷之教授的回覆(黃百銳)
主編後記
索引
书名简译:中国古典思想中的譬喻与类比:个人、国家与社会的治理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