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演員的自我修練:角色目標、分析與實踐
An Actor’s Practice in 3 Plays:Bringing Different Roles to Life
繼《演員功課》、《表演必修課》後
演員姚坤君再次不藏私地分享所有表演心法
幫助表演工作者分析、訂定角色目標,擷取自身經驗以塑造角色
讓角色更有層次,達成更精彩、有說服力的演出
實力派演員姚坤君以演出《想像的孩子》、《遙遠的東方有一群鬼》、《親愛的人生》三齣劇時遭遇的挑戰與困境為例,首先從演員心理層面可能導致的關卡談起,說明該如何調整身心狀態、利用人性特質去克服困難。並提出演員需要放下心魔,面對真實的自己,才能讓表演昇華至更高境界。
第二部分則進入角色實踐,演員需先對劇本與角色的心理與背景有正確的認識,再進一步利用改良版「目標障礙分析方法」,加強角色層次與深度,配合許多在課堂演練過、具有實際效果的練習,掌握角色目標與障礙,就能解決問題,呈現真實、能打動人心的表演。
本書特色
1.知名劇場演員姚坤君累積多年表演與教學心得,真誠分享表演技巧與心得
2.以實際演出經驗搭配教學實例,表演工作者與戲劇系師生均適用
3.提供多項練習,從不同面相解決表演時的困境,也可用於課堂演練
4.附錄《想像的孩子》、《遙遠的東方有一群鬼》、《Re: 親愛的人生》:〈附身〉角色理解相關資訊
一致推薦
導演 王小棣
演員 林依晨
演員 林柏宏
表演藝術評論台台長 紀慧玲
演員 徐堰鈴
演員 莫子儀
演員 許瑋甯
演員 張鈞甯
演員 游安順
導演 黃信堯
演員 劉冠廷
(按姓氏筆畫排序)
目錄前言
PART I 演員養成:創作理念與學理基礎
第一章 表演路上的自我探尋
重拾赤子之心
移情與投射能力的展開
刻板印象的掌握與突破
忘我的另一種涵義
第二章 演員的自我修練
相信自己
生活中的自律
突破自我設限
信念的選擇
信任與合作
想像力的鑄造與鍛鍊
破除「入戲太深」的迷思
第三章 反璞歸真:觀自在
接受既有的自己
放下身段與偏見
活在當下
PART II 角色實踐:內容形式與方法技巧
第一章 進排練場前的準備工作──案頭功課
劇本簡介與議題探討
1. 《想像的孩子》
2. 《遙遠的東方有一群鬼》
3. 《Re: 親愛的人生》:〈附身〉
角色分析法
1. 角色理解相關資訊
2. 角色行動結構分析
3. 同理角色內在動機
4. 目標障礙分析
落實角色分析實踐
1. 《想像的孩子》中的可襄
2. 《遙遠的東方有一群鬼》中的梅君
3. 《Re: 親愛的人生》:〈附身〉中的洵榛
第二章 排練場內的實踐──貫穿角色目標的方法技巧
活用肢體與聲音
1. 空氣黏土
2. 20 種說法
3. 非語言(Gibberish)
處理角色目標的障礙
1. 貴客臨門
2. 三方通話
3. 邊掃邊聊
角色立體化(形象、性格、關係)
1. 動物練習
2. 角色激盪
3. 行業特質
4. 秘密偵探
5. 中性場景
融入角色情緒
1. 焦慮小動作
2. 靜默時刻
3. 五官情緒
4. 身體刺激+最大恐懼
5. 情緒激起三重奏
深化角色內涵
1. 穿越暗場
2. 角色公園
3. 下棋
處理獨白與長對白
1. 排戲三重奏
2. 走入情境
3. 思緒列車
活在當下的表演:即興
1. 比手畫腳 vs. 不能用手
2. 地點現形
3. 天外飛來一物
後記
附錄 角色理解相關資訊
《想像的孩子》
《遙遠的東方有一群鬼》
《Re: 親愛的人生》:〈附身〉
參考書目
书名简译:演员的自我修练:角色目标、分析与实践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