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走進宋畫,10-13世紀的中國文藝復興(五代十國篇):承唐啟宋,據亂世而初綻的文藝復興萌芽

Original price was: US$27.54.Current price is: US$24.26.

【作者: 李冬君】

【出版社: 崧燁文化】
【出版日期: 2024-04-17】
【分類: 藝術設計 | 繪畫】
【裝訂: 平裝】
【印刷: 全彩印刷】
【ISBN: 9786263941663】

Out of stock

SKU: 9786263941663 Category:

Description

走進宋畫,10-13世紀的中國文藝復興(五代十國篇):承唐啟宋,據亂世而初綻的文藝復興萌芽

在歷史的變動中,善惡隨時間浮沉,而藝術如何說出自己的語言?

這個時代,藝術之花繽紛在各個割據的小王國裡,自成一格。
沒有大一統的緊箍,
反倒給思想騰挪出了建構多樣化藝術正規化的自由空間,
至北宋而結出文藝復興之果。

  ▶為什麼是從五代十國走進宋畫?
  因為從思想與哲學這扇門進入中國繪畫,首先看到的便是五代十國以及兩宋的繪畫,這時期的繪畫開始有了藝術的獨立姿態,開始脫離功利的羈絆而自存。也就是說,五代兩宋時期,中國的繪畫才真正邁進藝術的門檻。

  ▶我們如何進入繪畫?
  從繪畫作品中所蘊含的藝術精神進入。什麼是藝術精神?蘇格拉底認為,藝術應該表現人,表現人的心靈。這就是藝術精神。藝術精神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是人文精神的美的展現。正如道德律令來自自由的心靈一樣,藝術精神也是從生命個體的心靈深處自由開放的花朵。

  ▶〈寫生珍禽圖〉──用花鳥表達興衰
  黃筌的畫作光昌流麗,留在畫面上的,是滿滿的喜劇色彩,他的情懷甚至思想都是歡喜的,將所畫的對象和環境融合得非常好。他們一家人的喜慶,就如同他筆下的花木鳥蟲,在一個非常適宜的環境裡,如魚得水,如蟲伏沃草,如花木栽植於陽光下的水岸。

  〈寫生珍禽圖〉是黃筌留下的唯一畫作,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徐邦達《古書畫過眼要錄》說,他過了眼,也過了手。對左下角題款「付子居寶習」,他鑑別道:「墨色頗舊,但仍見浮垢,顯係後添。」也就是說,這一行小字,是後人添上去的。

  ▶一個浩瀚的靈魂──〈瀟湘圖〉的前世今生
  寫真,為荊、董本色,即便如荊浩建構理想山水,那也是在大山裡與山水朝夕相處,以藝術的思想之眼擇入山水元素,從現實山水到山水畫,是畫家主體從認知到表達的過程。董源畫中山水,煙巒出沒若龍,是江南真山真水的寫實,正如米芾評之:「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董其昌流連於〈瀟湘圖〉間,恍若重遊瀟湘故地,興奮地自問:「餘何幸得臥遊其間耶?」真是天外飛來的好運,睹畫如臥遊瀟湘了。

本書特色

  本書為《走進宋畫》上卷五代十國篇。作者以思想史的研究慣性,展開了獨具特色的宋畫研究,精美的畫作和優美的文字,無形中帶出思想者的高度,施施然展開於思想的天地,藝術品也成為思想的另一種形式。

專家特別推薦

  「作者李冬君有充足的文史訓練和審美歷練,她洞悉王朝史觀,傾心文化江山,對古國美物懷有天然的摯愛。她的筆下,始終有文明的剪影和思想的追光,讓我們看到了五代十國及兩宋畫家的翰墨底色,觀念與審美彼此映發,個體與王朝相互勾連,命運與天才相激共振。你一定會讀得很興奮。」——作家、文學評論家,周澤雄

  「全書通篇讓人沈浸在一種鮮活生命如何力克艱辛而創造精神碩果的藝術家『個人史詩』的性靈之流中,我們會把這樣一種對於受眾而言消弭主客二元對峙的心智交互模式及其知識傳遞方式稱作『美育』。於是,《走進宋畫》的跨學科首先跨越的便是從藝術史學到美育,進而勉力在其中隱秘地揭示歷史與心靈更深的稟賦。」——清華大學社會美育研究所學術委員,李春光
 目錄導讀 從宋畫看「中國文藝復興」
我是怎樣進入繪畫史的
中國與古希臘相看兩不厭
兩位後主文藝復興的悲劇
從五代到南宋的筆墨焦慮
讓大一統休息一下—五代十國
用花鳥表達興衰
卷軸裡的人性與政治
顫筆是自我意識在疼痛
繪畫界的後主
中國山水精神的建構
一個浩瀚的靈魂

 
书名简译:走进宋画,10-13世纪的中国文艺复兴(五代十国篇):承唐启宋,据乱世而初绽的文艺复兴萌芽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走進宋畫,10-13世紀的中國文藝復興(五代十國篇):承唐啟宋,據亂世而初綻的文藝復興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