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戰爭與戰爭經濟:從內政到戰場,德國財政部長卡爾.赫弗里希的一戰回憶錄

US$14.42

【作者: 卡爾.赫弗里希】
【譯者: 王光祈】
【出版社: 財經錢線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08-28】
【分類: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9576809705】

貨號: 9789576809705 分類:

Description

經濟戰爭與戰爭經濟:從內政到戰場,德國財政部長卡爾.赫弗里希的一戰回憶錄
Economic War and War Economy

本書透過德國財政大臣的視角
看戰爭中的經濟策略與戰爭經濟的運作

翻譯自德國經濟學家赫弗里希的名作《世界大戰》中的一部分
以德國為主線,深度剖析一戰兩大陣營之間看不見硝煙的經濟戰爭

  ▎經濟戰爭的概念
  所謂的「經濟戰爭」是指在世界大戰中,協約國尤其是英國對德國實施經濟封鎖,而德國則以各種手段進行反擊的策略。德國在軍事上雖有充分準備,但最終因經濟戰爭而面臨失敗。

  ▎德國的經濟困境與創新
  德國在戰時遭受了嚴重的物資短缺,特別是糧食與工業原料。然而,德國學者與科學家透過創新,如從空氣中提取氮素、發明木料製絲等方法,有效緩解了這些困境。這些發明不僅震驚了世界,也展現了德國在逆境中的科技創新能力。

  ▎戰爭經濟的應對策略
  面對敵國的經濟封鎖,德國採取了一系列戰爭經濟策略,如提高生產效率、重組企業與人工、實行消費條例和國民糧食政策,以及將重要原料收歸國有。這些措施旨在維持國內經濟的穩定與戰爭需求的滿足。

  ▎救國服役條例與興登堡計畫
  《救國服役條例》是德國為了解決戰爭期間勞動力短缺問題而制定的政策。它擴大了兵役義務,限制了工人的進退自由,並促進了女工代替男工的現象。興登堡計畫則是一項軍事製造擴張計畫,旨在大量生產軍火以應對戰爭需求。

  ▎戰爭經濟的影響與反思
  雖然德國在戰爭經濟中採取了多項措施,但這些政策帶來的成效與損失仍存在爭議。戰爭導致了國內經濟的重大壓力,並對後續的社會與經濟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者對於戰爭經濟的有效性提出了質疑,並反思了戰爭對國家與人民的影響。

  【背景】根據一戰中的親身經歷所著
  作者卡爾.赫弗里希在戰時擔任德國的財政大臣和內務大臣,主導了德國的經濟動員工作。本書取材自赫弗里希在其著作《世界大戰》第二冊中的第三部分,詳細記錄了他在戰時的經歷和思考。

  【翻譯】準確傳達原著觀點
  譯者王光祈在翻譯本書時,不僅傳達了原著的觀點,也將其置於更廣泛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下進行解讀。編者在對原譯本進行修改時,力求保持原著的精神,同時使語言更加通俗易懂,以便現代讀者理解。

本書特色

  本書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經濟策略為核心,闡述經濟戰爭與戰爭經濟的概念,提供詳細的戰時政策和措施,如軍費政策、公債籌措及經濟動員。本書講述了卡爾.赫弗里希在戰時的財政與內務管理經驗,不僅記錄了其獨特的經濟手段,還反映出德國面對封鎖和物資短缺的應對策略。目錄譯者序
編者序

第一章 內務部
第一節 接任內務大臣
第二節 內務大臣職務
第三節 戰時給養問題

第二章 處於圍困之中的德國
第一節 德國海軍的實力
第二節 禁運物品名單的擴充
第三節 英國宣布北海為戰爭區域
第四節 監督中立國的商業
第五節 占領地的原料及糧食情況
第六節 各盟國的糧食恐慌問題
第七節 德國戰時糧食情形

第三章 德國對付各中立國的手段
第一節 德國對抗的方法
第二節 輸出與輸入的集中監管
第三節 買賣混亂的結果
第四節 採購總局
第五節 與中立各國交易的手段
第六節 德國戰時的順利輸入

第四章 戰爭經濟中之科學效用
第一節 提高生產能力
第二節 各種企業與人工的改組
第三節 消費條例與國民糧食
第四節 重要原料收歸國有

第五章 救國服役條例與興登堡計畫
第一節 缺乏子彈的難關
第二節 兵役義務的擴大
第三節 最高戰事衙門
第四節 救國服役條例
第五節 救國服役條例與國會
第六節 救國服役條例的施行
第七節 救國服役條例的效力

 
书名简译:经济战争与战争经济:从内政到战场,德国财政部长卡尔.赫弗里希的一战回忆录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經濟戰爭與戰爭經濟:從內政到戰場,德國財政部長卡爾.赫弗里希的一戰回憶錄”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