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醫藥幽靈:大藥廠如何干預醫療知識的生產、傳播與消費(全新封面版)

原始價格:US$29.54。目前價格:US$26.60。

【作者: 瑟吉歐.希斯蒙都】
【譯者: 王業翰,林士堯,陳禹安,陳柏勳,廖偉翔,張雅億】
【出版社: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分類: 人文社科 | 社會議題】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7612040】

貨號: 9786267612040 分類:

Description

醫藥幽靈:大藥廠如何干預醫療知識的生產、傳播與消費(全新封面版)

──深入探訪製藥產業,反思醫藥體系的幕後難題──
 
  ・為了讓藥物看起來更有效,藥廠會替換研究指標、挑選受試族群,更改臨床試驗的設計?
  ・標準化的試驗與治療過程,能讓藥物被有效監管,卻犧牲了個體的醫療差異?
  ・行銷=打好關係+大量廣告?辦論壇、出資研究,讓整體醫療數據對藥廠更有利?
 
  為了探討製藥產業如何對臨床研究產生影響,哲學暨社會學者希斯蒙都(Sergio Sismondo)從政治經濟學觀點切入,匿名訪談藥廠研究員、從業人員及醫師,親身參與藥廠會議、爬梳法律文件,追索並揭露醫藥產業鏈的可議之處──藥廠贊助醫學研究、控制臨床試驗以建立科學證據,並透過操作期刊等知識媒介,結合意見領袖(KOL)、病友團體的影響力,推動有利藥廠的醫學觀點和治療方針。
 
  此外希斯蒙都也提出「裝配行銷」的概念,揭示藥廠如何透過環環相扣的行銷策略,彷彿幕後幽靈般,拼裝出一個共同維護藥廠利益的醫療市場:不僅推銷藥品,藥廠更創造需求、形塑疾病。
 
  本書的核心質問在於:當藥廠不僅是藥物的生產者,更是醫學知識的塑造者時,其中的權力運作將如何影響我們對疾病、藥物及治療方式的認知?全書深入解析醫藥體系前沿的運作,希望喚起病患、醫師與社會的警覺,促成資訊透明化及法規的制定,突破利益導向的產業鏈盲點。 
 
好評推薦
 
  王秀雲 /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教授
  吳易叡 /成功大學不分系、醫學系人社科副教授
  吳嘉苓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林宗德 /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與通識教育中心合聘副教授
  陳瑞麟 /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
  黃于玲 /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副教授
  劉宏恩 /政治大學法律科際整合研究所副教授
 
重磅推薦
 
  本書以實例深入分析我們常接收到的專業醫藥資訊,是如何在藥廠的巨大影響力下,形塑大眾與醫藥專業人員對藥品認知的價值;其影響力所及,連病人權利倡議團體都無法例外。作者無私地與世界各國關心醫藥產業價值的群體分享他的研究發現,中文譯本的出版更能促進臺灣關心此一議題人士有進一步的深入了解,謹此推薦。──黃文鴻/前行政院衛生署藥政處處長與藥物食品檢驗局局長
 
  當堅不可摧的論文竟是搭配產品的造勢文宣,研究與利益亦步亦趨時,我們看到《醫藥幽靈》的反省力道──它質疑所有以追求真理為名,操弄知識的生產體制。──郭文華/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特聘教授
 
  即使藥廠依據法規進行臨床試驗開發藥物,並據實以科學數據行銷給醫師,就真的毫無疑慮,不致衍生任何惡意誤導或欺瞞的風險嗎?《醫藥幽靈》就對這個看來講究科學證據、又受監管的醫藥市場做出了重要的提醒。──王業翰/病理主治醫師

目錄導讀:神鬼生醫的考古手冊──郭文華
譯者序:觀看醫學發展前緣的反思──王業翰
中文版序

Ⅰ 藥物行銷的權力與知識
藥廠的介入
醫學的知識經濟
製藥產業的無形之手
行銷的廣闊視角
形塑病患與疾病
本書的資料來源
尾奏:美國的噩夢

Ⅱ 開採來自健康邊緣的數據
昂貴研究的興起
製藥產業對醫學研究的嵌入
人人都是血之書
結論

Ⅲ 體制內的幽靈:發表規劃的入門課
三道謎題
藥廠論文的背後幽靈
發表規劃入門/基礎:圈內人的觀點
手稿範本(Ⅰ)
按表操課
製造大量研究
行銷
調解而來的知識
手稿範本(Ⅱ)
結論

Ⅳ 鬼屋裡的主與客
大開門戶的醫學期刊
意見一致的出版社
制定規則:誰能當作者?
召喚作者
作者是否應該擁有取得數據的權限?
結論

Ⅴ 著魔:打造與管理關鍵意見領袖
完美的關鍵意見領袖
醫師關鍵意見領袖
研究者關鍵意見領袖
管理關鍵意見領袖
設法辯護
結論:創造關鍵意見領袖

Ⅵ 消耗與約束能動性
第一節:改變習慣
第二節:配合度的問題

Ⅶ 希望的海妖、憤怒的巨魔,以及其他大聲疾呼的影武者
在食品藥物管理局裡一次令人滿意的交手
利用病友權益倡議組織
傳播希望的同盟
同溫層中的公共關係
推廣疾病與治療
結論:安排病患倡議者的合唱

Ⅷ 總結:藥毒一體的幽魂
裝配行銷與企業假面
幽靈管理下的誠信
掙脫掌控

致謝
註釋
书名简译:医药幽灵:大药厂如何干预医疗知识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全新封面版)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醫藥幽靈:大藥廠如何干預醫療知識的生產、傳播與消費(全新封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