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美國百年外交大敗局:從一戰到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美國外交政策為何總是事與願違?
A Century of U.S. Foreign Policy Failures
目錄序章 百年鏖戰,美國為何雖勝猶敗?
歷史沒有終結,美國還在危機四伏的路上
美國外交政策為何總是事與願違?
梁啟超看到的美國四大危機,至今愈演愈烈
羅馬被蠻族攻破,作為「新羅馬」的美國如何汲取前車之鑒?
唯有回到上帝的懷抱,美國才能贏得終局之戰
第一章 兩次世界大戰:種下的是龍種,收穫的是跳蚤
美國參戰,讓歐洲戰爭變成第一次世界大戰
一戰不是「終結所有戰爭的戰爭」,此戰之後,群魔亂舞
一戰最大的獲益者不是威爾遜,而是列寧
如果美日結盟對抗蘇俄,日本是否就不會偷襲珍珠港?
「羅斯福新政」失敗了,是戰時經濟挽救了羅斯福的謊言
二戰最大的獲益者不是羅斯福,而是史達林
第二章 美國調解國共內戰失敗,馬歇爾是丟掉中國的罪人
調停國共內戰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國民黨、共產黨及第三勢力都不是馬歇爾期待的「健康力量」
馬歇爾以為延安是桃花源,其實延安是「動物農莊」
中共是「儒家黨」、「農民黨」或「人造奶油式共產黨」?
美國無法改變和改造中國:中國的政治邏輯、民情秩序與美國有天壤之別
第三章 如果麥克阿瑟掌握最高決策權,韓戰將是完勝的結局
「如果我們不立即行動,就只有死路一條」
「我們需要能領導我們的領導人,而不是阻礙我們、使我們流血的人」
麥克阿瑟與共產勢力的三次交鋒
一個前國民警衛隊上尉開除一位五星上將
「我們的英雄兒女,響應呼召去保衛從未見過的國家和素不相識的人民」
杜魯門與麥克阿瑟的根本分歧:歐洲(大西洋)優先,還是亞洲(太平洋)優先?
第四章 越戰:對越共一無所知,卻以反共之名開戰
越南是一系列多米諾骨牌的第一塊嗎?
白宮的主人何其無能:「萬物分崩離析,中心難以控制」
美軍在戰場上沒有輸:美國士兵沒有辜負美國,也沒有辜負自由
與窮凶極惡的北越相比,南越至少是「次壞」
共產主義是一種邪教,你不能跟共產黨打一場理性的「有限戰爭」
西方左派以反越戰為名,占據了道德制高點
第五章 柏林牆:眼看他起高牆,眼看他牆倒了
第三次柏林危機中的甘迺迪:「說起話來像邱吉爾,做起事來像張伯倫」
修建柏林牆的建築材料,居然是西方賣給東德的
柏林牆一定會倒下:雷根篤信「你們一定會輸,我們一定會贏」
東歐民主轉型為何成功,俄羅斯民主轉型為何失敗?
電影《再見列寧》的美國版:美國左派想重溫柏林牆後面的「幸福生活」?
第六章 九一一:對「歷史的終結」的終結
法拉奇的憤怒與自豪:美國是被所有的極權主義仇視的地方
西方面臨的根本問題是一個不同的文明——伊斯蘭
美國在伊朗的挫敗:「白色革命」為何敗給「黑色革命」?
「阿拉伯之春」演變為「阿拉伯之冬」,誰之過?
美國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遺產之一,就是幾十年來和以色列維繫著牢固的關係
第七章 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新保守主義」的墳墓
老布希是謹言慎行的東部菁英,小布希是橫衝直撞的西部牛仔
戰略目標的悄然偏移:從摧毀恐怖分子的巢穴到建構美式民主國家
「布希主義」不是「雷根主義」,而是「新威爾遜主義」
源於左派的「新保守主義」是保守主義中的異端,向左派坍塌是必然
茶黨及川普的崛起,與「新保守主義」的終結
第八章 斗米養恩,擔米養仇:美國三次拯救歐洲,歐洲卻忘恩負義
歐洲是破滅與暴政之地,美國是照出歐洲之醜陋的一面鏡子:歐洲憎恨美國,正如希臘憎恨羅馬
如果美國不出兵,歐洲能制止發生在家門口的巴爾幹種族屠殺嗎?
去美國化的歐洲,是「拉丁帝國」,還是「日耳曼帝國」?
哪一條才是正道:歐洲「脫美入中」與英國「脫歐入美」
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是北約失能和美國失焦的惡果
书名简译:美国百年外交大败局:从一战到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美国外交政策为何总是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