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閒暇與無聊(2025年版)
暇と退屈の倫理学
.第二屆紀伊國屋人文大賞首獎,東大、京大最受歡迎哲學書籍,銷量突破50萬本!
.「閒暇」究竟是什麼?人類是從何時開始感到無聊的?本書尖銳地指出現代消費社會中消遣與無聊所帶來的問題;並從巴斯卡、史賓諾莎、盧梭、馬克思、尼采、范伯倫、海德格、羅素、阿多諾、漢娜.鄂蘭、高伯瑞、史文德森……談人類自由的本質。
「活得像個人」
人若沒有麵包活不下去。但是,生活不能沒有玫瑰的妝點。
※
倫理學大哉問————
所謂的倫理學,是叩問該如何生存的學問。
人類大抵是在無聊與消遣的交融混合中生存,因此而完整了生存的「正確意識」。無論如何都會感到無聊的人類生存,該如何面對並與其共處?
「閒暇與無聊」在哲學、社會學上是經常被討論,且富有「時代意義」的題目。
隨著資本主義的全面展開,社會變得富足有餘裕——一是經濟上的餘裕,二是時間上的餘裕,亦即閒暇。當代部分發達國家的人們生活富裕、閒暇時間增多,但並沒有使人更能好好享受生活,正如英國哲學家羅素所指出的:反而有人因此變得無聊,陷於無事可做的不幸之中。
豐足的生活反而招致不幸?似乎有哪裡不太對勁?
當人們陷入因餘裕所產生的無聊中,資本主義便有機可乘。二十世紀的資本主義特徵之一,便是文化產業的巨大化,把文化視為新的經濟活動來看待,將既有的娛樂以及有利產業發展的娛樂,提供給人們填補閒暇。過去,經濟的發展來自搾取生產者的勞動力;今日,搾取閒暇則已成為牽動資本主義發展的莫大力量。為何閒暇會被搾取?為什麼人身在閒暇中會感到無聊?而更基本的問題:所謂的無聊是什麼?
本書作者國分功一郎是日本新世代代表性的哲學研究者,從閒暇生活的視角對資本主義社會做了深刻的分析。
全書從基本原理、系譜學、經濟史、異化論、哲學、人類學等不同領域的理論基礎與觀點,對「閒暇」和「無聊」的內涵進行了全面分析,由羅素、海德格、巴斯卡、史賓諾莎、盧梭、馬克思、尼采、范伯倫、霍克海默、阿多諾、漢娜.鄂蘭、高伯瑞、拉斯.史文德森等思想家的相關論述,叩問人類的生存學問,由倫理學的角度總結,如找尋適合自己、展現自我的生活方式,而身處有餘裕社會的我們,除了每日的勞動之外,最終應該將目光投向何處?目錄增補新版前言
前言
序章 什麼是「喜好」?
第一章 閒暇與無聊的原理論
去獵兔子的人們到底想要的是什麼?
第二章 閒暇與無聊的系譜學
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無聊的?
第三章 閒暇與無聊的經濟史
為什麼「閒人」向來受到尊敬?
第四章 閒暇與無聊的異化論
何謂奢侈?
第五章 閒暇與無聊的哲學
追根究柢,何謂無聊?
第六章 閒暇與無聊的人類學
窺看蜥蜴的世界是可能的嗎?
第七章 閒暇與無聊的倫理學
下決斷是人之所以為人的證據?
結論
後記
注釋
附錄 傷與命運——《閒暇與無聊》新版寄語
书名简译:闲暇与无聊(2025年版)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