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虛度年華:世界文豪的那些年
以及個人與時代之間的互證。」
楊佳嫻(作家,清大中文系副教授)
「虛度年華」是香港文學網絡媒體「虛詞」專欄,將個別文人的特定歲數聚焦放大,以趣味性的角度織裁文學史料,讓讀者可以更細緻地看文人當時的境遇,當時的社會環境,某個年份在文人的文學生命與文學史脈絡中的位置,以及他們複雜幽微的內心。
二十八歲——作家的第一本書剛面世或快要面世;只是,這不代表心情就一定很好……
一九一一年,弗蘭茲.卡夫卡,二十八歲。距離他出版第一本著作,尚有一年。
一九二四年, 費茲傑羅,二十八歲。距離出版《大亨小傳》,尚有一年。
一九八四年,夏宇,二十八歲。距離陳珊妮《乘噴射機離去》大碟上巿,尚有十一年。
三十三歲——都市傳說,一個人的三十一至三十三歲,會是飛揚提升的關鍵歲數,否則……
一九一五年,維珍尼亞.吳爾芙,三十三歲,距離出版《自己的房間》,尚有十四年。
一九三〇年,威廉.福克納,三十三歲,距離他奪得諾貝爾文學獎,尚有十九年。
一九三八年,尚-保羅.沙特,三十三歲,距離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尚有二十六年。
四十六歲——被稱為「人生最不幸的年紀」,不少作家遭遇創作瓶頸、離婚喪親入獄等人生困境……
一九〇〇年,奧斯卡.王爾德,四十六歲,潦倒病逝。
一九五九年,阿爾貝.卡繆,四十六歲。翌年一月四日,他將完結短暫而燦爛的一生。
一九九五年, 村上春樹,四十六歲。距離他出版《1Q84》,還有十四年。
推薦人
楊佳嫻(作家、清大中文系副教授)
王聰威(作家、編輯)
朱宥勳(作家、評論人)
卓韻芝(作家、編劇)
黃念欣(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廖偉棠(詩人、作家)
目錄推薦序:距離的組織
編者序:回首行樂地
虛度年華.廿八
卡夫卡:每天都想離開地球
太宰治: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余華:二十八歲出門遠行
三島由紀夫:從禁色啟航
卡繆:自由之始
夏宇:遠走高飛,目中無人
馬奎斯:枯枝敗葉,魔幻青春
尼采:悲劇的誕生
杜魯福:《四百擊》之後
契訶夫:慢寫,告別通俗
布勒東:一個獨裁者的誕生
廢名:螳螂教師,很狂很天真
林徽因:搶救建築,理解死亡
胡適:半本書震動中國
蕭紅:最後一次獨行
里爾克:後青年的孤獨
海明威:愛的冰山理論
費茲傑羅:大亨小傳,情陷巴黎
戴望舒:留學里昂,雨巷怨男
蘇珊.桑塔格:早熟早婚,青春期 latecome
珍.奧斯汀:無愛婚姻,不能忍受
達利:我愛畢加索,更愛卡拉
保羅.策蘭:語言之痛,花冠重生
瑞蒙.卡佛: 再給我一瓶酒
黃碧雲:也有幻滅,也有和解
虛度年華.三三
吳爾芙:就是要出門,就是要遠行
沙林傑:成名讓人困擾
胡金銓:我的武俠片革命才剛開始
福克納:我不是廢青
寺山修司:我想殺死我母親
王爾德:女性時尚雜誌的毒舌編輯
沙特:存在,虛無,《嘔吐》
長毛:八九年,讀完《資本論》
虛度年華.四六
村上春樹:地下鐵事件,走進黑暗面
卡繆:第一人,最後一本書
杜拉斯:「我遺憾出版《廣島之戀》」
王爾德:人生有兩種悲劇,我兩種都有了
波特萊爾:黎的憂鬱,及其後
左拉:藝術至上,朋友……算了罷!
也斯:游離與對話,是否可能
聶魯達:來擁抱著我,政治漩渦
梁啟超:恰逢五四,荒涼歐遊
昆德拉:生活在他方,他方在法國
楊絳:反右風潮,真假緘默
胡適:沒有低調的自由
章太炎:一代狂士,毒舌禁不住
魯迅:亡命鴛鴦,真愛是真
聶華苓:從白色恐怖到溫暖紅樓
西蒙波娃:失戀?大把路數!
吳爾芙:女人就是要有自己的房間
陀思妥耶夫斯基:逃債賭徒,偉大白癡
凱魯亞克:死亡一直很近,我們永遠年輕
书名简译:虚度年华:世界文豪的那些年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