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王大閎:永恆的建築詩人(經典增修版)

Original price was: US$32.37.Current price is: US$29.13.

【作者: 徐明松】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日期: 2025-05-14】
【分類: 藝術設計 | 建築】
【裝訂: 平裝】
【印刷: 全彩印刷】
【ISBN: 9786263148086】

SKU: 9786263148086 Category:

Description

王大閎:永恆的建築詩人(經典增修版)

「建築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的一座橋樑。
每一幢住宅,每一所教堂,每一座音樂廳或是辦公樓,
都在實現我們生活中的一種需要和理想。」
——被遺忘的大師、臺灣現代建築的引領者王大閎
 
王大閎作品傳記.二十年經典增修再現
完整記錄生平、思想與建築代表作
看見結構中的秩序與詩意
 
  王大閎,曾是最受建築系學生崇拜的建築師,他的建築作品多於五〇到七〇年代完成,八〇年代後自建築圈淡出,加上他低調沉默的性格,王大閎這個名字和他的作品,逐漸成為被遺忘的瑰寶。
 
  提起王大閎,令人立即聯想到國父紀念館,這是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可是對許多六〇年代以後出生的人來說,他彷彿是武俠小說家筆下的世外高人,鮮少認識他的其他作品和生平點滴。以往我們只識作品不識其人,如今我們不妨揭開神祕面紗,從人去貼近作品。或許,從人與人文的角度進入,我們才有機會接近建築的核心。
 
  王大閎生於1917年,童年在中國文人庭院建築林立的蘇州成長,奠定了東方美學基礎。少年時期留學歐陸,先後在劍橋和哈佛就讀。他是少數直接接受包浩斯現代主義啟蒙之人,攻讀哈佛研究所時,師承包浩斯創辦人、時任哈佛建築系主任的葛羅培斯,同班同學有貝聿銘和菲利普.強生等人,王大閎畢業的時候是全班第一名。
 
  1953年,三十六歲的王大閎成立大洪建築師事務所,開始了他在臺灣土地上「中國建築現代化」的實驗探索,他的「現代化」並非單純挪用中國建築元素,而是融合傳統建築的精神,開創全新的風貌。在首件設計案「建國南路自宅」,他以一個簡單的長方形平面,打造出內部空間自由流暢的住宅,這件作品嘗試結合中國的建築語彙和密斯的風格語法,為當時國內建築界帶來極大衝擊,並為尋求創新中國建築的年輕一輩指出方向。
 
  之後,他陸續完成許多建築案,除了住宅案之外,公共建築案的表現亦極為精采,如國父紀念館、外交部辦公大樓、臺大第一學生活動中心等,以及獲得競圖首獎卻因政治因素而徒然化為紙上傳奇的故宮博物院計畫案。
 
  王大閎的構思與創作,是一個不斷化繁為簡的過程,所以他的作品總能予人形式簡單的印象,走入其間卻感受層次豐富、比例勻稱。在造形、尺度、線條、細部工法,乃至人文內涵,在在都讓後輩建築師由衷讚嘆。試想,要有何等才氣及紮實的專業訓練才能創造出這樣的作品?無怪乎他被葛羅培斯視為最愛的學生。
 
  王大閎(1917-2018)
  - 第一任中華民國外交總長與司法院長王寵惠的獨子
  - 第一位完整接受西方現代性建築教育的在臺建築師(英國劍橋大學建築系學士、美國哈佛大學建築碩士)
  - 第一名成績畢業於現代設計先驅、包浩斯創辦人葛羅培斯在哈佛大學的門下(當年與貝聿銘同班)
  - 第一位在臺融合中國傳統建築元素與西方現代主義的建築師(1953建國南路自宅、1953日本駐華大使官邸、1964虹廬、1979弘英別墅、1971外交部辦公大樓)
  - 第一位在臺使用預力懸臂樑的建築師(1962淡水高爾夫球場俱樂部)
  - 第一位在臺打造帷幕牆的建築師(1966亞洲水泥大樓)
  - 第一位在臺置入樓中樓與屋頂花園於高層集合住宅的建築師(1970良士大廈)
  - 第一位在臺使用鋼管構造的建築師(1972國父紀念館)
  - 第一位以小說創作橫跨文學領域的在臺建築師(1966-1977譯寫王爾德小說《格雷的畫像》為《杜連魁》)
  - 第一屆建築金鼎獎十大優秀建築師(1967)、第十三屆國家文藝獎(2009)、第三十三屆行政院文化獎(2013)
 
本書特色
 
  在王大閎建築作品持續消失的時代中,更顯本書珍藏價值——
 
  1. 見證臺灣五、六〇年代建築文化的重要發展,也看見現今活躍於建築界的青壯建築師及建築系教授,當時所仰慕、學習的本地建築師典範——王大閎。
 
  2. 收錄建築業界人士的評論和訪談摘錄、深度專訪、超過百幅珍貴歷史照片,完整記錄王大閎的建築教育過程、建築思想及藝術觀。
 
  3. 探討王大閎26件重要作品的誕生、建造經過與落成,在建築史學者經實地考察後的娓娓道來中,不僅深入認識知名的國父紀念館,還有已遭拆除或改建的建築,乃至故宮競圖計畫、臺大禮堂和登月紀念碑等未執行的計畫案。

目錄

專訪|小女孩掀起裙子來 成寒
前言|作品是人的延伸徐明松
 
住宅作品
城市中庭住宅1945
文明的沐浴與沉浸的冥思1946
建國南路自宅1953
日本駐華大使官邸1953
虹廬1964
臺灣銀行臺北宿舍1965
張群宅1967
良士大廈1970
臺灣大學歸國學人宿舍1972
淡水假日自宅計畫案1973
弘英別墅1979
中央研究院分生所生醫所委管宿舍1986
 
公共建築作品
故宮博物院競圖計畫案1960
臺灣大學禮堂周邊規畫案與學生第一活動中心1961-1962
淡水高爾夫球場俱樂部1963
臺灣大學法學院圖書館1963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館1963  
國父紀念館競圖計畫案 1965
亞洲水泥大樓 1966
外交部辦公大樓 1971
鴻霖大廈 1972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 1974
慶齡工業研究中心 1977
東門基督長老教會 1980
 
其他作品
登陸月球紀念碑計畫案 1965-1969
杜連魁 1966-1977
 
訪談摘錄|印象王大閎
歐洲薰陶下的華人現代建築探索     郭肇立
化繁為簡的浪漫理性            王鎮華
被埋沒的現代主義先驅             王增榮
結構中的詩意與秩序            王俊雄
 
附錄
王大閎建築作品現況年表
王大閎主要創作年表

书名简译:王大闳:永恒的建筑诗人(经典增修版)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王大閎:永恆的建築詩人(經典增修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