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超圖解西洋藝術家事典
目錄序言一
序言二
Chapter 1 古希臘藝術
1-1 米隆(約西元前480~440)
1-2 波利克利塔斯(約西元前450 左右)
1-3 菲迪亞斯的《巴特農神殿少女柱》(約西元前450 左右)
1-4 斯科帕斯(約西元前395~350)
1-5 普拉克西特利斯的阿芙蘿黛蒂(約西元前370~330)
1-6 利西波斯(西元前370~300)
Chapter 2 文藝復興
2-1 喬托的《聖母登極》(1267~1337)
2-2 波提切利的《維納斯的誕生》(1444~1510)
2-3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1452~1519)
2-4 米開朗基羅的《創造亞當》(1475~1564)
2-5 拉斐爾的《三美神》(1483~1520)
2-6 杜勒的《四使徒像》(1471~1528)
2-7 吉奧喬尼的《沉睡的維納斯》(1477~1510)
2-8 提香的照鏡子的《維納斯》(1488~1576)
2-9 汀托雷多的《基督的一生》(1518~1594)
Chapter 3 巴洛克藝術
3-1 魯本斯的《戴羽毛帽的婦人》(1577~1640)
3-2 委拉斯奎茲的《侍女》(1599~1660)
3-3 范.戴克的《樞機主教賓提沃利奧》(1599~1641)
3-4 林布蘭的《杜爾普博士的解剖學課》(1606~1669)
3-5 弗美爾的《倒牛奶的女僕》(1632~1675)
Chapter 4 洛可可藝術
4-1 華鐸的《發舟西基拉島》(1684~1721)
4-2 夏爾丹的《瓶花》(1699~1779)
4-3 布歇的《邱彼特化身為戴安娜來引誘凱利絲杜》(1703~1770)
4-4 蓬巴杜夫人(1721~1764)
4-5 雷諾茲的《扮演繆斯女神的莎拉薛當斯》(1723~1792)
Chapter 5 浪漫主義
5-1 透納的《朝日中的漁夫》(1775~1851)
5-2 哥雅的《著衣的瑪哈》/《裸體的瑪哈》(1746~1828)
5-3 德拉克洛瓦的《1830 年的革命》(《自由領導人民》)(1798~1863)
5-4 羅塞蒂、亨特的《命運女神》/《我們的英吉利海岸》(1828~1882)
Chapter 6 新古典主義
6-1 路易.大衛的《拿破崙一世加冕》(1748~1825)
6-2 安格爾的《汲泉女》(1780~1867)
Chapter 7 寫實主義
7-1 杜米埃的《三等車廂》(1808~1879)
7-2 米勒的《拾穗》(1814~1875) 189
7-3 柯爾貝的《採石工人》(1819~1877)
Chapter 8 象徵主義
8-1 克林姆的山毛櫸林(1862~1918)
Chapter 9 印象派
9-1 畢沙羅的《從新橋上的土堤看塞納河上》(1830~1903)
9-2 馬奈的《奧林匹亞》(1832~1883)
9-3 竇加的《舞蹈課》(1834~1917)
9-4 莫內的《睡蓮》(1840~1926)
9-5 雷諾瓦的《鞦韆》(1841~1919)
Chapter 10 後印象派
10-1 塞尚的《靜物》(1839~1906)
10-2 羅丹的《沈思者》(1840~1917)
10-3 高更的《我們從何處來?我們是什麼?我們往何處去?》(1848~1903)
10-4 梵谷的《露天咖啡館》(1853~1890)
Chapter 11 新印象派
11-1 秀拉的《舞蹈演出》(1860~1891)
Chapter 12 表現主義
12-1 孟克的《春情》(1863~1944)
Chapter 13 抽象主義
13-1 康丁斯基的《構圖之六》(1866~1944)
13-2 蒙特里安的《紅樹》(1872~1944)
Chapter 14 野獸派
14-1 馬蒂斯的野獸派風格(1869~1954)
14-2 杜菲的《賽馬場》(1876~1953)
Chapter 15 立體主義
15-1 畢卡索(1881~1973)
Chapter 16 超現實主義
16-1 夏卡爾,童話詩、音樂般的畫家(1887~1985)
16-2 米羅(1893~1983)
16-3 薩爾瓦多.達利的《記憶的永恆》(1904~1989)
书名简译:超图解西洋艺术家事典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