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傳藝.膠采.陳壽彝(附DVD)
陳壽彝1934年出生於臺南,成長於廟宇彩繪世家,父親陳玉峰是日治時期臺南廟宇的彩繪名家,表兄蔡草如野是廟宇彩繪名匠,同時也是傑出的膠彩兼水墨畫家。陳壽彝從少年起即跟隨父親到各地從事廟宇彩繪,奠下深厚的繪畫基礎;又受到表兄的影響,除了擅長於常民藝術的廟宇彩繪之外,陳壽彝也專研膠彩畫和水墨畫的藝術創作。逐漸在傳統建築繪畫,以及現代藝術創作中嶄露頭角,成為深具個人創作特質的匠師與畫家。
陳壽彝以廟宇彩繪的工作穩定家計,但他不拘泥於傳統繪畫的既有框架,將原本用在垛頭彩繪的「瀝粉」技術,實踐在門神彩繪的表現上,臺南祀典興濟宮中的中門門神秦叔寶和尉遲恭,即是「瀝粉貼金」的實驗性佳作。有別於以往的主題和創作技法,位於安平城隍廟的牛頭馬面門神,也同樣創造出獨具特色的門神主題與繪畫精神。在個人的藝術創作上,陳壽彝以寫生磨練眼力與筆勁,致力於膠彩畫和水墨畫的鑽研;同時他也積極加入畫會、參加畫展,與同好共同探究畫藝,持續精進畫技,可說是達到追求結合民間藝術與精緻藝術的理想境界。
由於陳壽彝畢生堅持畫藝的過人決心、用功和毅力, 1994年他榮獲了教育部「全國民族藝術民間彩繪類薪傳獎」,2012年更獲文化部登錄「國家指定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傳統建築彩繪」,堪稱為「人間國寶」之殊榮。此外,他的個人藝術創作,在戰後全省美展和臺陽美展中也屢獲獎項,更被聘為全省美展膠彩畫部的評審委員。
陳壽彝於2012年過世,他的作品從在地生活出發,畫風奠基於華人文化底蘊,將常民藝術和精緻藝術相輔相濟,同時又擁有捕捉異國風俗生動傳神之能耐,為戰後臺灣畫壇,提供了一個融合民俗視角和多元族群色彩的藝術景觀。
本書特色
「家庭美術館──美術家傳記」系列叢書
精選十位各擅油畫、版畫、水墨、素描、雕塑、剪黏、廟宇彩繪等領域之臺灣資深美術家
細述他們生命旅途中的層層風景,以及銘刻在臺灣藝壇的美術成就
全套書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精美細緻的圖版,結合電子書與影音的多元化閱讀模式
為讀者打造一套兼具美感、質感,輕鬆認識臺灣美術史的優質讀物
目錄1府城廟畫世家的啟蒙與陶養 8
前言:藝起府城 10
府城的漢文化底蘊與脈絡 13
民俗彩繪家學的藝術薰陶 18
2出道臺灣現代藝術畫壇 20
鑽研傳統廟宇彩繪 22
入選省展、臺陽展和國展 27
膠彩畫的學習與發展 42
3從民俗藝術到精緻藝術之路 50
民俗彩繪的精益求精 52
參與畫會與出品展覽 62
回顧展覽與學院授業 68
4進入藝術生涯的高度發展期 74
任省展評審殊榮 76
官方授獎與肯定 81
5繪畫風格的發展與演繹 84
傳統建築彩繪的表現形態 86
水墨與膠彩共生的藝術性表現 96
淡彩畫的速寫藝術記事與轉譯 129
6常民藝術與精緻藝術的交集 134
戰後臺灣民俗彩繪的能手 136
具有現代藝術視野的膠彩畫家 143
附錄
參考資料 155
陳壽彝生平年表 156
书名简译:传艺.胶采.陈寿彝(附DVD)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