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竹器.花之藝
素雅古樸之美×情牽意動之姿×繁麗多變之魅
「竹」的蹤跡、「編」的巧勁、「花」的姿態、「器」的質感,在輕與重、濃與淡之間,顯出了不凡與珍貴。
本書彙整千百年來竹編工藝的美學傑作,邀你穿越時空,共賞瑰寶臻品的繁盛與美好。
➤無竹令人俗,有竹得大用
蘇東坡曾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竹之美,在於卓然高挺的勁節,竹之用,在於可剛可柔的韌性。
宋人四大雅事,點茶、焚香、插花、掛畫,而竹編花器是「四雅」間不可或缺的存在,竹編工藝無疑具有畫龍點睛之功。
藉由《竹器.花之藝》這套雅藝藏品,把這些用心打磨的工藝呈現在此,帶領穿越千年時空,再次領略「竹心中空,有器之用」的深刻寓意。
➤花現竹藝,景致自來
所謂花藝六器,瓶、盤、缸、碗、籃、筒,由此可知,籃的花器自佔重要位置。花道豐富了器的生命,而器自是展現盛放花的容顏。
細緻的竹藝中彰顯出花的本質,絲毫不會搶奪隨著高低落差的枝、葉、花的流動線條。花器中百編繾綣繞指柔,領我們往竹編技藝的更深一層走進去,當然就是如花交織的技法。
➤經緯交錯,絲竹之音不絕於耳
從摹仿漢風、唐風的「文人竹籃」,到嘗試實驗性質的和式竹器,溫故且知新,在固有的基礎下反覆琢磨,從中織出新意,造就各地竹藝職人輩出,推向藝術創作的新高度,甚至催生一個個「人間瑰寶」。
一條條竹篾在職人手中,縱橫阡陌來回地穿越與勾勒,更勝繁花錦簇,造就每只竹編藝品獨一無二的呈現。
靜靜觀賞這些由歲月潤澤的包漿,隱隱透出禪味的竹編工藝品,不只是一場視覺的饗宴,經緯交錯間,彷彿還能聽見絲竹之音,不絕於耳。
➤織竹雅好,貴在相知
竹器一路從民間日常工具、傳統手藝,華麗變身藝術品,躍登國際性的舞台展品、拍賣場上的競標物,文化身價與藝術高度已不可同日而語。
這份「吾編無盡」的巧心匠藝,彰顯出它的多樣性與創造性,既是精美奇巧,又是大氣磅礡,既是水紋靈動,也是禪意靜遠,可說剛柔並置,並且直達人心。
當我們再次細品眼前的竹編花器,這份美好的相遇,就貴在這一份相知與相惜,現在,邀你進入花器竹編的藝術饗宴,一同欣賞這些瑰寶臻品。
✢──BASKETS ART──✢
竹藏雅趣,器存美致,花懷風物,藝見相思;
室廬之中,集世間之妙,軒窗之下,盡收人間瑰寶。
本書特色
*穿越時空,領略竹心中空,有器之用的繁盛美好
*盡覽傳世竹編工藝品,開啟五感六覺的藝術饗宴
*工藝美學傑作,竹編職人打磨出百編繾綣繞指柔
*傳世人間瑰寶,欣賞品鑑繽紛且繁麗的藝術水平
*品竹談器昇華性靈,感受竹編花器幽然禪意的美
目錄自序|超脫塵根的竹器花之藝,好個寧靜的美!
壹部 花中器質|關於竹編花器二三事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竹從生活運用,演化成各種竹製用品,再進一步成為收藏的愛好,作為實用與觀賞的竹編花器,一路依循「竹」的蹤跡、「編」的巧勁、「花」的姿態、「器」的質感,在輕與重、濃與淡之間,方才顯出了它的不凡與珍貴。
01 竹心中空,成器之大用
――無竹令人俗,有竹得大用
――四藝傳東洋――茶道、香道、花道、竹道
02 千古傳世的人間瑰寶
――從日常走向國際藝術殿堂
――竹編工藝傳世千古
――拍賣場上的竹編藝品
――織竹雅好,貴在相知
03 花中竹藝,百編繞指柔的竹器
――竹藝茶藝的交相輝映
――花現竹藝,景致自來
――經緯交錯,上百種竹編技藝
貳部 竹器花藝|百編繾綣繞指柔,雅藝臻品欣賞
茶道益心,花道養心,香道靜心,嚴謹中帶著崇敬的禮儀,內化成竹編大師的匠心,揉捻進竹編器具中,使得竹器不只為生活妝點禪意,更營造出獨特的文化美學。花器中百編繾綣繞指柔,領我們往竹編技藝的更深一層探索。現在,彙整千百年來竹編工藝的美學傑作,邀你穿越時空,進入《竹器.花之藝》的世界,共賞瑰寶臻品的繁盛與美好。
本書收錄302 只竹藝花器,盡展──
素雅古樸之美
情牽意動之姿
繁麗多變之魅
书名简译:竹器.花之艺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