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讓空間留白:參與式建築設計
CREATING SPACE FOR PARTICIPATION——PARTICIPATORY DESIGN IN ARCHITECTURE
今時今日,很多設計還是由設計師主導,人們以為一切都是設計師創作的物件,那就是設計。
其實設計不只關於一個物件,甚至是一間房屋,它們最終都有使用者,也就是用家。但是用家是否有參與設計的權利呢?
參與式設計正是由用家主導,讓他們把自己的想法及喜好與設計師分享,雙方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構思設計的概念,一起製作,再一起享受成果。這種由下而上的設計參與模式,讓不同背景的人也可以參與設計過程,包括本書提及的長者及青少年,透過設計,他們得以發揮創意及想像。設計師亦在過程中更深刻地了解到長者及年輕人的需要,讓設計更到位;更重要的是,設計成為了設計師與他們的溝通工具。原來設計是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
本書以「留白」為主題,通過不同個案與讀者互動,希望大家在書中空白處動筆思考、發表,從而感受設計、體驗設計,走進設計的魔力中。
目錄序 設計和人的價值 王建明
01/理論建築與公民參與的理念及理論——讓公眾參與改變生活環境
參與式設計——關於了解和溝通
02/專業思考從政策桎梏打開缺口 吳永順:「還港於民」的實踐式參與實驗
思想裏激盪:留白是如何產生的? 與劉鳳霞博士對談
從玩開始 從小做起 陳翠兒:讓參與成為改變世界的第一步
03/項目介紹老友記.設計師 爆發小宇宙 老幼共融公園座椅
五大因素促成項目 讓長者走進社區
訪 九十歲的新晉設計師 「能參與當然好開心」
印度流浪街童學校 將創意融入傳統大改造
訪 孜孜不倦 授人以漁 印度社工改善婦女兒童困境
訪 印度科學家任義工服務街童 「先讓孩子願意上學!」
尼泊爾村民親建防震未來之村 在危難中重拾希望
要賦權 首要學懂聆聽和耐性
訪 讓建築回歸生產 「自己的房子自己蓋」
訪 在年輕人心中留下好種子 從教育實踐中探索人生價值
訪 別被困難局限 從義工經歷突破自我
十年磨一劍 始於柬埔寨建校項目的IDEA實踐
主題式設計 校園變身大型探險樂園
打破傳統校舍想像 圓形廣場設計增凝聚力
訪 以鄉村為本的幼兒教育 柬埔寨兒童機構創辦人的深耕細作
訪 傳承服務社會信念 校長率學生建校體會協商精神
訪 銘記於心的服務學習體驗 讓青年定下探索建築志向
訪 將服務團納入課程 建築系主任冀學生領悟建築真諦
訪 擺脫性別枷鎖追逐建築夢 柬埔寨空姐與孩子一起重拾自信
社區百繪集 以公眾的想像建構城巿
訪 可持續的參與模式 社區藝術空間埋下改變的種子
協青社蒲吧板場大改造 引領青少年走向新生活
平衡資源與真正需要 設計團隊經驗總結
從參與中貢獻所長 讓社會資本增值
訪 從踩滑板到開網店 「沒有滑板就沒有今天的我」
訪 開設滑板學院留住人才 教練冀推廣運動完善產業鏈
人人+參與+玩樂=藝術 小小積木擴闊孩子想像空間
04/結語 眾 眾人心聲
結 結語 參與式設計的未來
鳴謝機構
活頁工作紙
书名简译:让空间留白:参与式建筑设计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