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多謝廣東歌 讓我好好過
廣東歌陪伴你我長大,走過高山低谷;每當旋律奏起時,總能喚起我們內心深處的回憶,給予安慰。本書以廣東歌為切入點,深入剖析流行音樂與精神健康的關係。由精神科專科醫生、音樂人、學者及精神健康工作者共同探討廣東歌對個人和社會的影響,他們將從各自專業,分享音樂如何幫助我們釋放情緒。這是一次跨界對話,讓我們以全新視角欣賞這獨特的流行文化,重新詮釋廣東歌的意義。
我和香港的每一個人一樣,我們的那些年就在粵語流行曲中成長。……假若沒有這些廣東流行曲的啟發和鼓勵,我人生的路相信將會更難走,人生的苦相信更難承受。《多謝廣東歌 讓我好好過》是一個很好的回顧和前瞻,帶給我們對廣東流行音樂的敬佩和感恩。——沈祖堯醫生
【核心賣點】
關注年輕人精神健康:年青人精神健康備受關注,本書提供全新及跨領域的視角,結合音樂、心理健康、文化等多個角度,以精神健康切入廣東歌,以熟悉的音樂語言,為讀者提供一個在紛擾的生活中的情緒出口。
專家分析探討:本書着重樂壇持份者的觀察,以及醫學專家、學者的探討,探討廣東歌與精神健康的關係,提供切實可行的見解。作者為陳啓泰醫生(精神科醫生、音樂創作人、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的副總監)及朱耀偉教授(流行文化研究學者、香港大學香港研究課程教授)。受訪者包括梁嘉茵博士(Serrini,新一代唱作歌手)、陳浩然先生(Edward Chan,資深音樂監製)、黃志淙博士(資深音樂人、唱片騎師、音樂家)、陳明憙小姐(流行音樂唱作歌手、音頻治療師)、周耀輝教授(填詞人、大學教授)、廖嘉雯小姐(臨床心理學家、歌手)、李耀基醫生(精神科專科醫生、音樂人)、黃愷弘先生(音樂治療師),分享具有廣泛代表性。
帶出廣東歌文化意義:廣東流行曲陪伴我們成長,是生活的一部分。本書是一個很好的回顧和前瞻,帶給我們對廣東流行音樂的敬佩和感恩,一起重溫這些回憶和感情共鳴。
目錄推薦序 沈祖堯
前 言
上 篇
當廣東歌遇上精神健康
第一章 流行文化與流行音樂的 跨學科檢視
第二章 廣東歌的前世今生
第三章 千禧廣東歌的興衰蛻變
第四章 音樂與我們:是心理作用,還是大腦活動?
第五章 廣東歌有乜咁特別?
第六章 廣東歌又關精神健康事?
第七章 廣東歌歌詞的寫.讀.聽.感.想
第八章 多謝廣東歌,讓我好好過
下 篇
精神醫學界及精神健康工作者、學術界及音樂人論盡廣東歌
第九章 「廣東歌#搞邊科#講緊我」分享講座
— 陳啓泰醫生(精神科專科醫生、填詞人)、朱耀偉教授(流行文化研究學者)、梁嘉茵博士(Serrini,著名唱作歌手)、陳浩然先生(Edward Chan,資深音樂監製)及黃志淙博士(文化音樂策展人、唱片騎師)
第十章 「廣東歌#搞邊科#講緊我」延伸討論
— 陳啓泰醫生(精神科專科醫生、填詞人)、朱耀偉教授(流行文化研究學者)、梁嘉茵博士(Serrini,著名唱作歌手)及黃志淙博士(文化音樂策展人、唱片騎師)
第十一章 在廣東歌應用精神健康元素
— 陳明憙小姐(流行音樂唱作歌手)
第十二章 流行音樂創作,點解要真誠?
— 周耀輝教授(填詞人、大學教授)
第十三章 精神醫學及精神健康上,音樂可以點幫到我哋?
— 廖嘉雯小姐(臨床心理學家、歌手)、李耀基醫生(精神科專科醫生、音樂人)、黃愷弘先生(音樂治療師)
後 話
代 跋:「坐聽樂起時」:逆境還有廣東歌
編後記
书名简译:多谢广东歌 让我好好过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