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社區劇場的亞洲展演:社區藝術全球在地化的社會意義與多元新貌
本書在架構上希望兼顧亞洲社區劇場的理論與方法論述,以及實踐操作兩個層面。由於本書和社區劇場的創作和展演息息相關,所以也希望以劇場的演出形制,來呈現這本書,於是將其分為:理論方法篇及實踐展演篇兩大幕。
第一幕(Act I)理論方法篇分為六景(Scene1-6),引證了許多新興文化研究的學術研究理論,深入分析和論證社區劇場的創作和演出的社會文化及美學的豐厚意義。這些文化研究理論包括:社區研究、社區參與藝術、文化地理學中的空間論述、後殖民主義、文化認同、後現代主義、關係美學、對話性創作等當代重要的文化理論,正足以證明社區劇場提供了跨領域學術和藝術整合研究的新方向,也開拓了大眾參與藝術和公民美學的實踐場域。
本書第二幕(Act II)實踐展演篇,分為八景(Scene 1-8),收錄了八個筆者在南部社區和社區民眾及大學生一起編創展演的社區劇場劇本,以及首演資料和精彩的工作與演出過程的照片,這些劇本皆經過筆者策劃統籌完成,包括了:準備期、田野調查、工作坊+劇本編創期、排練期及演出期的工作。
全球在地化的亞洲社區劇場推手與啟示(吳靜吉)/Ⅰ
戲劇演出與公民實踐(陳芳明)/Ⅲ
劇場、民眾與文化行動(鍾喬)/Ⅵ
Prologue:南方流金歲月紀事 / 001
Act I 理論與方法
Scene 1 台灣社區劇場發展三十年的回顧與省思(1989-2018)
Scene 2 當代社區劇場在台灣的創作理念與方法之初步反省分析——以「台灣應用戲劇發展中心」及「歡喜扮戲團」近期作品為探討實例
Scene 3 現代性的美學反叛和社會反轉的當代實踐:晚近台灣戲劇在社區的公民藝術行動方案評析
Scene 4 運用文化繪圖創作展演社區劇場——測繪台灣及菲律賓當代多元草根文化之展現路徑和美學分析
Scene 5 再現與重塑地方感的老人回憶劇場展演——以香港、新加坡及台灣為例
Scene 6 台灣應用戲劇人才培育的理念實踐與挑戰——以台南大學戲劇系創作性的應用課程之創作與實習為例
Act II 操作與實踐
Scene 1 《圓仔花姊妹情》
Scene 2 《胭脂馬遇到關老爺》
Scene 3 《七仙女富強之旅》
Scene 4 《藝陣啟示錄》
Scene 5 《黃昏的牛犁》
Scene 6 《穿越時空愛上你——台客鄉親版》
Scene 7 《再見小林》
Scene 8 《如果還有明天》
Epilogue:曲終人不散,永不停歇的旅程
书名简译 : 社区剧场的亚洲展演:社区艺术全球在地化的社会意义与多元新貌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