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超圖解敏捷管理
*不是大規模改革,而是以現實為依歸,慢慢向理想狀態改變。
*以經驗滾動式的改善,做出相對應的計畫。
*搭配小故事及商業實務應用說明,帶您找出最適合自身的一套管理方法。
*豐富圖表讓您快速了解敏捷管理的重點概念。
「什麼都重要,代表什麼都不重要。」各行各業都需要了解的實用管理方法。
在新科技、網路使用、商業經營模式不斷推陳出新的時代,傳統的管理學在過去一百年來累積的學理知識,正面臨許多挑戰。「敏捷管理」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其本質「快速地響應變化」,靠快速迭代後的反饋,以求每次進步一點,是小幅度改變,而不是如革命論那般,一次做大幅度的改變。
敏捷的管理概念,非常適合各行各業的工作者深入思考,並對應自身的制度環境,改善效率與流程,對著經驗的回顧與省思以要求自身的改善:「團隊定期自省如何更有效率,並據之適當地調整與修正自己的行為。」本書並有完整的敏捷專案管理方法如:範圍管理、時間管理、成本管理、品質管理、採購管理等等,提供讀者參考,讓組織往更好的方向邁進。
聯合推薦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溫金豐(Jin Feng Uen)
台灣敏捷協會理事長 張昀煒(Hermes Chang)
聯聖企管顧問集團董事長 陳宗賢(Richard Chen)
新加坡商鈦坦科技總經理 李境展(Tomas Li)
目錄作者序:隨著敏捷口號的落幕, 敏捷實踐的旅程正在起步
Chapter 1 戰情分析
為什麼我們需要敏捷
1-1 往烏托邦前進─理想主義 VS. 保守主義的檢測
1-2 面對現實的態度
1-3 走向全員參與的組織演變
Chapter 2 預期戰果
敏捷能帶來什麼
2-1 自組織
2-2 透明化
2-3 顧客導向
2-4 持續學習
2-5 逐步精進
Chapter 3 基礎戰技
敏捷有哪些內容
3-1 敏捷的方法
3-2 Scrum 的角色
3-3 Scrum 的物件與活動
3-4 敏捷的精神
3-5 敏捷團隊的打造
Chapter 4 團隊戰術
如何更加享受敏捷旅程
4-1 你今天拜飛機了嗎:談敏捷裡的貨物崇拜
4-2 敏捷不包生導入指南:企業敏捷化前的準備
4-3 也許你需要的是多一點瀑布:敏捷八不
4-4 再對準一點:關於校準這回事
4-5 閉嘴也不錯:快速估算需求
4-6 五育中消失的群育:高效會議的方法
4-7 快推,別說風涼話啦:量化與評量
4-8 如果你可以預測未來,那麼你不需要敏捷:主管的定位
4-9 如何未卜先知:談領先指標
4-10 HR 都在幹嘛:企業文化
Chapter 5 全局戰略
如何運用專案管理讓敏捷更好
5-1 基礎入門簡介Projects Management Introduction
5-2 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s
5-3 組織影響力 Organizational Influences
5-4 五大流程群組 Process Groups
5-5 九大知識領域Knowledge Areas
5-6 整合管理 Integration Management
5-7 範圍管理 Scope Management
5-8 時間管理 Time Management
5-9 成本管理 Cost Management
5-10 品質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5-11 人力資源管理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5-12 溝通管理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5-13 風險管理 Risk Management
5-14 採購管理 Procurement Management
5-15 本章小結
Chapter 6 戰況討論
敏捷經驗答客問
6-1 敏捷化時的主管困境
6-2 授權的大事小事怎麼分?
6-3 如何設定有效目標?
6-4 產品負責人對需求要了解多深?
6-5 如何預估時程?
6-6 一個短衝的工作量多少是合適的?
6-7 Scrum 團隊裡每個人做的事都一樣,不是很無趣嗎?
6-8 如何避免重工?
6-9 我們的Scrum 團隊覺得每個短衝都一樣怎麼辦?
6-10 自省會議真的有必要嗎?
6-11 自動自發有其必要性嗎?
6-12 要怎麼提高團隊意識?
6-13 如何提升個人在公司的影響力?
6-14 要改善缺點?還是加強優點?
6-15 總結:推行敏捷的阻礙
Chapter 7 選配裝備
如何讓敏捷旅程更加豐盛
7-1 引言
7-2 敏捷平衡循環Agile Balance Cycle(ABC-DE)
7-3 管理定律:領導者不可不知的五大定律
7-4 團體動力:打造理想團隊的必修功課
7-5 引導技巧:推動團隊往前邁進的不二法門
7-6 全員參與:提升投入感與參與度的組織架構
7-7 限制理論:找出組織的瓶頸並突破
7-8 教練技巧:協助個人持續成長的有效方法
7-9 正念概念:正念不等於正向思考
7-10 正念練習:把自己的感受找回來
7-11 教育訓練:創造共同語言幫助有效溝通
7-12 好書推薦:從別人的經驗加速自身的成功
7-13 復盤回顧:展現自己的組合技
书名简译:超图解敏捷管理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