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茅台傳奇:從匠心傳承到品牌創新、用6法12式打造全球最具價值白酒帝國
茅台,不只是用來喝的,更是用來學的。
從高粱、小麥與水三種最尋常的原料出發,茅台酒與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蘋果手機並列全球年營收超過百億美元的單一產品。一窺茅台如何將傳統工藝與價值創新融合,成就企業文化的超級變現力。
這是一個關於品牌打造的故事,也是一段橫跨70年的企業成長紀錄。
它兼具神秘感與現代感,融合偶然與策略。 《茅台傳奇》不只是中國企業的縮影,更是品牌行銷與價值變現的世界級案例。
這本書你可以讀到:
● 盤點關鍵轉折:詳實紀錄1951年以來茅台發展的重大里程碑
● 企業成長地圖:系統整理茅台品牌從地方酒廠到全球知名企業的進化歷程
● 深度採訪視角:吳曉波親赴茅台鎮20餘次、訪談上百人,結合產業觀察與商業解析
● 品牌策略範例:揭示茅台如何透過文化行銷、價格錨定與稀缺策略,成為「價值錨定」的代表
● 文化與市場融合:探索茅台如何將傳統釀造工藝轉化為企業核心文化資產
● 白酒產業借鏡:回顧白酒產業背景下的品牌定位與市場操作,提供其他企業可參考的經營模式
誠摯推薦
潘結昌|池上蒸餾所創辦人
歐陽港生|中華酒業發展協進會秘書長目錄上部 燒房時代(1704—1950)
01茅台鎮的夜
淩晨三點的茅台鎮
全中國最神秘的「酒谷」
濮僚、夜郎國與阿永蠻
馬桑灣、茅台與赤水河
仁岸與鹽商
枸醬與茅台的酒
02白酒的起源
酒與酒神精神
酒曲:第五大發明
「百禮之會,非酒不行」
黃酒與白酒:名士與光棍
杏花村里說酒史
茅台酒的三種起源說
茅台酒技藝:因地制宜,遵時順勢
疊加型創新的產物
03華家與王家
1862 年:成義燒房
第一代「茅粉」:周省長
1879年:榮和燒房
1915年: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獲獎
燒房打官司,省長和稀泥
04「毛澤東由此渡河」
1935 年:三渡赤水在茅台
酒入鋼鐵腸,百轉釀豪氣
周恩來為什麽偏愛茅台酒
「是假是真我不管,天寒且飲兩三杯」
05賴茅十三年
遍地都是「茅台酒」
賴茅的誕生
賴永初:一個懂兌嘗的商人
在機場和電影院推廣茅台酒
「歷史的時間」在別處
中部 酒廠時代(1951—1978)
06三房合並
革命襲來時的不同命運
「開國國宴」用的誰家酒
建廠日
第一任廠長:「張排長」
07「最特殊」的茅台酒
茅台成了「國家名酒」
「部里最關心兩個酒」
1噸酒換40 噸鋼材
酒瓶創新與飛天商標
「MOUTAI」與中國外交
極為嚴苛的品控體系
08在傳統中「掙扎」
1954 年:師徒制的恢覆
「張排長」為什麽被撤職
不在主流的趨勢中
傳統的「然」與「所以然」
1957年:第一套「茅台酒的生產概述」
09「搞它一萬噸」
茅台酒 杜甫草堂的對話
「全省保茅台」
「800 噸土酒事件」
10「茅台試點」
1963年:第二屆全國評酒會
周恒剛的「倒插筆」法
什麽是「天人合一」
三種典型體的發現
「汾酒試點」同步突破
難忘的試點歲月
11「我們是如何勾酒的」
季克良來了
他看見了燒房里的微光
1965年:一鳴驚人的勾酒論文
背了三年酒曲的大學生
12艱難的秩序恢復
1972 年:尼克松訪華
兩個割裂的存在
寬厚的鄒開良
從「九條經驗」到工人大學
1978年:扭虧為盈
下部 激蕩時代(1979 年至今)
13一香定天下
1979年:香型的誕生
具有標志意義的「十條措施」
酒師制的恢覆與TQC 小組
14雙重焦慮
規模:增長之王
兩次失敗的易地試驗
1984年:800 噸擴建
1986年:去人民大會堂開獲獎紀念會
被養在「溫室」的痛苦
15到哪里去賣茅台酒
「要買真茅台,請到此地來」
飛天商標的隱患
而今邁步從頭越
16亂世定力
五糧液對汾酒的戰勝
酒鬼與秦池的逆襲
仿徨中的多元化嘗試
定力之一:堅守固態法釀酒
定力之二:堅持質量第一原則
定力之三:堅定超級單品戰略
陳年酒、定制酒與生肖酒
17「恩人」
1998年:銷售公司的創建
喝了「壯行酒」去賣酒
誰是第一批經銷商
風雨同舟
18原產地效應
上市與破萬噸
亂象:家家都釀茅台酒
全球釀酒企業最多的小鎮
「離開茅台鎮就生產不出茅台酒」
良性的醬酒生態秩序
容易被「誤讀」的茅台
且留一分交付天
19用戶心智體系
「茅粉」如何抵制假茅台
功能認知:「不上頭」和「不傷肝」
社會認知:最好的蒸餾酒
情感認知:在最重要的時刻想起它
增值認知:越陳越香,越陳越貴
20時間與資本
茅指數:題材、現象或信仰
2012年:雙殺式危機
最看好茅台酒的人是誰
「保芳書記」與「三個一」
長期主義的價值點
21茅台的年輕與科學精神
i茅台:搶占年輕人的心智
「尊天時,敬未來」
行走在可口可樂與蘋果之間
「一萬個味蕾猛地都甦醒了」
後記
书名简译:茅台传奇:从匠心传承到品牌创新、用6法12式打造全球最具价值白酒帝国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