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空間經濟學

原始價格:US$20.94。目前價格:US$18.84。

【作者: 蔡智發,盧伯豪】
【出版社: 五南】
【出版日期: 2025-01-25】
【分類: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4230872】

貨號: 9786264230872 分類:

Description

空間經濟學

  為什麼經濟活動在空間的分布呈現不均的狀態?
  為什麼城市愈大,勞工的薪資也愈高?
  為什麼許多國家或區域的經濟發展之間存在長久且巨大的差距?
 
  ⊙循序漸進介紹各種模型架構,系統化歸納各特點與差異。
  ⊙詳細說明相關理論的複雜數學推導過程,有效引導初學者理解。
  ⊙深入探究城鄉形成的因素、城市內的經濟活動分布、土地與住宅對經濟活動空間分布的影響、生產力不同的廠商在空間移動的順序與分布、廠商聚集與經濟成長的關係等。
 
  Florida(2017)使用夜間影像發現,全球最大的681個城市有24%的世界人口,占全球總支出60%。在美國,20個城市的GDP占全國50%。在臺灣,6個直轄市在2016年全年生產總額占全國約76%,就業人口也占全國約77%。
 
  空間經濟學是一門經濟學與地理學的跨領域學科,其涵蓋的範疇包含國際貿易、經濟地理、區域經濟學、都市經濟學等領域,主要關心的議題如:
 
  在市場機制運作下城市為何會出現?
  建設區域間交通基礎設施是否有助於減少跨空間的不平等?
  為什麼大城市的勞工薪資比小城市更高?
  為什麼區域之間經濟發展的差距難以拉近?
 
  本書將空間經濟分為三大議題:經濟活動分布不均、異質性生產力廠商的空間移動順序與分布、新經濟地理與經濟成長,依據議題介紹相關理論和模型架構,說明完整、詳細,適合研究空間經濟、區域經濟或新經濟地理的讀者一齊探討。

目錄第1章 空間經濟學簡介
1.1 序言
1.2 空間不可能定理
1.3 本書的安排
參考文獻

第2章 核心邊陲模型
2.1 緣起
2.2 模型設定
2.3 均衡
2.4 數值模擬
2.5 價格指數效果、本地市場效果以及非黑洞條件
2.A 附錄
參考文獻

第3章 隨處資本模型
3.1 前言
3.2 模型設定
3.3 均衡
3.4 圖形解
3.A 附錄
參考文獻

第4章 隨處企業家模型
4.1 前言
4.2 模型設定
4.3 均衡
4.4 穩定性
4.5 外生的區域差異
4.6 聚集租(agglomeration rents)
參考文獻

第5章 準線性模型
5.1 前言
5.2 Ottaviano, Tabuchi, and Thisse(2002)模型
5.3 Pflüger(2004)模型
5.A 附錄
參考文獻

第6章 住宅與新經濟地理
6.1 前言
6.2 Helpman(1998)模型
6.3 Tabuchi(1998)模型
6.4 Ottaviano, Tabuchi, and Thisse(2002)模型
參考文獻

第7章 異質生產力模型
7.1 前言
7.2 封閉經濟
7.3 開放經濟
7.4 貿易自由化的影響
7.A 附錄
參考文獻

第8章 空間選擇與空間排序
8.1 前言
8.2 模型設定
8.3 均衡
8.4 製造業廠商遷廠與區位均衡
8.5 空間排序
參考文獻

第9章 生產力差異與新經濟地理
9.1 前言
9.2模型設定
9.3 模型均衡
9.4 區位均衡
9.A 附錄
參考文獻

第10章 聚集與資本累積
10.1 前言
10.2 Baldwin(1999)模型設定
10.3 Baldwin(1999)模型的市場均衡
10.4 Baldwin(1999)模型的穩態區位均衡
10.5 Martin and Ottaviano(1999)模型設定與市場均衡
10.6 Martin and Ottaviano(1999)模型的穩態區位均衡
參考文獻

第11章 未來展望
11.1 區域政策:新經濟地理的啟發
11.2 研究前沿
11.A 附錄
參考文獻
书名简译:空间经济学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空間經濟學”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