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新生技投資聖經:看懂台灣生技股的第一本書
目錄▌第 1 篇 投資很簡單, 只要分清獲利模式
1-1 簡單學會評估生醫療器材股
醫療器材股:觀察獲利成長性
醫療管理與通路:觀察病床數及加盟點的擴充
製藥公司評估重點:申請藥證的進度和數目, 但最後會反應在營收上
保健食品公司:依傳統方法, 觀察每月營收
原料藥公司:以國際競爭力為主要評估重點
新藥公司:應與國際公司評比, 以國際方法認定價值
▌第 2 篇 生技製藥地圖:簡單圖表搞懂生技製藥業
2-1 生技製藥上下游簡單懂
全球製藥產業簡易上下游關係
國內外製藥公司投資看盤
2-2 藥物開發流程全面觀
藥物開發有一定流程, 新藥開發只是一部分, 專利過期後又是另一戰場
新藥開發乃接力賽, 由不同公司接力完成
2-3 新藥開發流程
藥物研發:須要更有效率和降低資金耗損的方法
藥物進入人體臨床前須於動物模型中測試有效性和安全性
臨床設計與執行關乎實驗成敗或公司成敗
新藥上市申請 (New Drug Application NDA)
臨床試驗 Q & A
2-4 學名藥產業必懂規則
何謂 Paragraph 4
搶頭香者須取得 Paragraph 4 certification, 以確定未侵犯原藥廠專利
2-5 生物仿製藥 (Follow-on-Biologics or Biosimilar)
生物仿製藥因市場龐大, 乃兵家必爭之地
美國遲至 2010 年才通過仿製藥法規
關乎龐大利益, 法律訴訟無可避免, 志在拖延對手產品上市
在美國, 專利過期不能和仿製藥可上市時間劃上等號
生技仿製藥的市場在非美國地區
已開發國家以德國的市場滲透率最佳
中國生物仿製藥內需市場龐大
學名藥領導者藉併購跨入生物仿製藥市場
台灣生物仿製藥公司
亞洲仿製藥競爭態勢
▌第 3 篇 重要生技產業介紹
3-1 原料藥產業
何謂原料藥
全球原料藥市場
原料藥的國際競爭態勢
台灣原料藥產值
3-2 如何選擇原料藥公司
台灣原料藥產業值得深耕的理由
如何選擇原料藥公司
如何查詢原料藥廠的全球競爭者?
3-3 大分子藥物簡介
生技藥物以 “基因重組” 利用 “生物體” 為我們製造藥物
早期生技藥物主要為血球生成素、胰島素, 現在指的單株抗體藥物
全球大分子藥物營收與成長性排行
大藥廠在大分子藥物的全球滲透率
3-4 單株抗體藥物
單抗藥物乃 “人工智慧進階版” 的蛋白質藥物, 更是明日之星
單抗藥物在醫療上的應用
單抗藥物在抗發炎方面的治病原理
單抗藥物在癌症治療上的原理
單抗藥物的優點
台灣在單株抗體藥物的研發
3-5 單株抗體檢驗試劑
研究用單抗試劑
臨床檢驗用單抗試劑
3-6 植物新藥
植物藥、植物新藥的定義
植物新藥開發的困境
全球植物藥產業概況
台灣中草藥市場
改變思維, 台灣廠商仍有利機
3-7 細胞治療、基因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檢測
何謂細胞治療
何謂免疫治療
癌症免疫治療相關公司
基因治療
基因檢測
3-8 幹細胞醫療產業
幹細胞是所有細胞的源頭
幹細胞存在於每個器官裡, 負責該器官的更新與修補
脂肪幹細胞應用於豐胸、除皺、乳癌術後重建
各國幹細胞研究的發展
可投資標的:細胞保存公司、細胞治療公司
3-9 AI 加速新藥開發並提高成功機率
3-10 血糖計產業
血糖計是監控血糖的最大利器
血糖試紙才是血糖計公司的主要獲利來源
糖尿病患人口隨人口老化大量增加, 而亞洲是兵家新戰區!
血糖計全球市場 93 億美金
中國乃目前血糖計的一級戰區
量測準確度是未來趨勢
台灣廠商以代工為主, 自有品牌經營不易
▌第 4 篇 新藥開發公司的價值判斷和獲利模式
4-1 小分子藥物的價值鏈
藥物開發策略
4-2 大分子藥物的價值鏈
4-3 單株抗體公司價值鏈
4-4 如何評估新藥公司的價值
台灣新藥開發狀況
新藥公司價值應與國際公司評比, 以國際方法認定價值
新藥公司的價值評估應綜合不同評估方法, 但無最適用方法
淨現值法 rNPV
同業授權金比價法
4-5 新藥公司的獲利模式-隨授權進度投資新藥公司
簽約授權金
階段授權金
總金
權利金
台灣授權金案例
4-6 新藥研發公司投資訣竅
Top down 投資策略
競爭者若多, 一定要挑藥物具差異性的公司
營運成功在於人的組合
投資價格要合理, 過高寧可不投, 以時間等待機會
▌第 5 篇 從市場面談生技投資
5-1 投資生技三步驟決勝!
投資生技三步驟:挑選基本面佳、同業比價合理者, 再搭配技術線型尋找買點
5-2 選股:首看競爭力
國際競爭力
技術競爭力或產品優勢
獲利能力/獲利潛力
經營團隊的能力
5-3 同業評比常用指標!
P/E (Price per Earning) 本益比:乃最常用的同業評比法
P/S (Price per Sale) 股價銷售比:通常用在尚未獲利的醫療器材股
P/B (Price per Book Value) 股價淨值比:不適用於生技類股
5-4 了解生技股的本益比
本益比只是個指標而已, 背後影響因素眾多
本益比是個綜合各種變數拉扯抗衡的進行式, 不一定有邏輯
“籌碼面” 和 “小道消息” 是顛覆所有評估方法的主要變因
影響本益比的因素
結論
5-5 生技類股掛牌價是怎麼訂出來的?
生技公司各階段投資者與訂價決定者
公司未上市階段, 創投扮演重要投資者和管理者角色, 訂價機制合理乃未來成功基礎
訂價要從市場面考量, 訂價成功才能一路長紅
▌第 6 篇 實案操練:將產業知識應用於個股基本面分析
6491 晶碩:隱型眼鏡代工, 營收視市場變動
4736 泰博: 以血糖計/試片為主, 並邁入雲端居家醫療
1760 寶齡富錦:跨足原料藥、快篩檢測及醫美
1795 美時:台灣開發, 國際銷售利基型學名藥
6472 保瑞:利用併購取得 CDMO 與利基型學名藥
4746 台耀: 利基型原料藥公司, 多項原料藥具全球寡佔優勢
4147 中裕:愛滋病單抗藥物開發
4162 智擎:新藥開發公司, 胰臟癌新藥權利金入帳
4743 合一: 免疫藥品台灣新藥授權最高額, 糖尿病足植物藥療效佳
6446 藥華藥:干擾素新藥開發, 尚未損平的生技股王
6712 長聖:細胞治療專家, CAR-T進入國際賽道
书名简译:新生技投资圣经:看懂台湾生技股的第一本书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