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面對未來的智造者: 工業4 .0的困惑與下一波製造業再興
AI活躍雲端,卻在製造業舉步維艱──
著名的「全球工業4.0風潮」其實正走向「口號美好、落地不足」的泡沫化現象中。
這是一本立足現地現物與現實,談論工業4.0的本質疑難,思考下一波製造業再興的書籍。
五度經濟部「金書獎」得主與製造領域內研究學人共同解析:
下一波的製造業趨勢遇上數位資訊化的真正出路!
自從德國以工業4.0的口號成功獲取了未來製造的發聲權後,美國與中國的網路平台企業在網宇系統(Cyber System)上取得快速進展;韓國則聚焦在資訊化與數位化有成;日本在實體系統(Physical System)延伸了現場主義精神。相對而言,台灣在政策強烈推動之下,企業關心度升高,但是實質導入效果卻乏善可陳。然而,危機就是轉機,省思無法創造價值的本質,正是製造再新的可持續力量。
精實變革與智慧製造蔚為全球趨勢,台灣學習精實系統能力聞名全球,被豐田汽車評為三個最適合推動TPS的國家之首(3T:台灣、泰國與土耳其)。在精實系統學習基礎上,透過實踐「智慧製造」創造價值,是台灣製造產業突破當前先進國與新興國夾殺的困境,致力於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作者團隊秉持長期深入台灣製造現場,聚焦在如何創造顧客價值,提出「精實智慧製造」的全新概念。
事實上,結合新近的研究與過往製造業變改的脈絡觀察,本書大膽導正了目前工業4.0口號化的困惑所在──精實製造的變革與工廠數位化的真正方向為何?對身處東亞的台灣製造業又應如何把握正確的契機?
本書所提供的答案是「精實智慧製造」,當前產業「從顧客價值創造探討製造創新」的時機已經成熟,這些凌厲的進程已經體現於: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網路平台企業在「網宇系統」(Cyber System)上取得了快速進展。
──韓國企業從擺脫「對人依賴」的資訊化、數位化與系統化上取得了進展。
──日本公司在「實體系統」(Physical System)上延伸現場主義的傳統精神,對AI與IoT(物聯網)採取了漸進調適的平實思維。
──台灣工具機產業經過了長年發展,在整機企業、零組件企業和模組企業之間,呈現了開放式合作系統。最近20年,他們從製造流程導入精實系統出發,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最近朝向產品開發與營業部門邁進,試圖透過產品差異化與客製化的精實推動,維持其國際競爭力。
來自三個國家的五位作者共同執筆,本書將深入探討下一波製造再興的關鍵與本領。
名人推薦
卓永財 上銀科技董事長
嚴瑞雄 東台精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台灣區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TMBA)理事長
推薦序 手搖杯企業的新智慧製造
序章 理解顧客價值 實踐精實智慧製造 劉仁傑、吳銀澤
第1輯 唯一不敗的王道──確立顧客價值典範
1 全球製造回流趨勢與台灣產業發展
2 翻轉工具機 洞察生產財的顧客價值創造
3 現場創新與顧客價值
4 TPS可持續學習發展的條件
5 生產技術的顧客價值創造
第2輯 變革的心法──跨越時間空間分工疆界
6 工具機業變革的故事與心法
7 營業創新與精實變革
8 台灣工具機產業生產技術的提升方向
9 跨企業聯盟M team的價值創造
10 韓國汽車產業的精實生產變革
第3輯 精實智慧製造的內涵與共創系統
11 迎接工業4.0智慧製造的挑戰
12 精實智慧製造的共創與子系統
13 日本工具機業界的工業4.0與物聯網
14 當精實管理遇見生產力4.0
15 韓國推動精實智慧工廠
第4輯 精實智慧製造實踐最前線
16 台灣精實智慧製造的實踐
17 客製產品的協同製造
18 BOM貫穿精實智慧製造變革
19 從產品的演化過程來談智慧製造的成功要素
20 從精實設計到智慧製造的應用與啟發
21 精實智慧製造的Lean 6sigma實務應用
第5輯 他山之石──主要工業國的實踐
22 金融風暴後豐田汽車的精實智慧製造變革
23 韓国企業精實智慧製造的發展與特徵
24 德國工業4.0的動向和實踐意涵
25 美國智慧製造生態系統的發展策略
26 實踐中國製造2025的海爾互聯工廠
书名简译: 面对未来的智造者: 工业4 .0的困惑与下一波制造业再兴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