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決戰!微前端架構 Micro Frontends:新一代可擴展的網頁開發模式,實現各種框架的無縫整合與溝通
Micro Frontends in Action
目錄▌第一篇 踏上微前端的道路 ▌
第 1 章 章 何謂微前端?
1.1從大處著眼──微前端概觀
1.2微前端解決了那些問題?
1.3微前端的缺點
1.4你何時應該採納微前端?
第 2 章 我的第一個微前端專案:超連結及 iframe 整合
2.1拖曳機商店
2.2透過超連結轉頁
2.3透過iframe來組合頁面
2.4接下來做什麼?
▌第二篇 路由、整合及溝通 ▌
第 3 章 以 Ajax 整合區塊並使用伺服器端路由
3.1透過Ajax整合
3.2透過Nginx做伺服器端路由
第 4 章 伺服器端整合:SSI 與代理伺服器
4.1透過Nginx與伺服器端內嵌(SSI)來整合
4.2頁面區塊出錯的處理方式
4.3深入了解標記檔整合的效能
平行載入、巢狀頁面區塊、延遲載入、首位元組時間(TTFB)及串流
4.4其他解決方案的快速介紹
邊緣內嵌(ESI)、ZalandoTailor、Podium
4.5伺服器端整合的優缺點
第 5 章 客戶端整合:使用 Web Components及 Shadow DOM
5.1以WebComponents封裝微前端區塊
5.2使用ShadowDOM做樣式分離
5.3使用WebComponents做整合的優缺點
第 6 章 溝通模式:網址、屬性與事件
6.1使用者介面溝通
主頁面對頁面區塊、頁面區塊對主頁面、頁面區塊對頁面區塊、以BroadcastChannelAPI、適合使用跨UI溝通的時機
6.2其他溝通機制
全域contextinformation及身分驗證.、管理狀態、前後端溝通、資料複製
第 7 章 客戶端路由與 app shell:統一單體應用程式
7.1平面式路由的appshell
7.2appshell與雙層路由
7.3快速認識single-spa元框架
7.4開發統一單頁應用程式的挑戰
第 8 章 前後端整合技巧及通用渲染
8.1結合伺服器端及客戶端整合
SSI及網頁元件、團隊之間的契約、其他解決方案
8.2何時該使用通用渲染?
第 9 章 我的專案適合何種架構?
9.1專有名詞回顧
9.2複雜度比較
9.3你是在打造網頁還是應用程式?
9.4挑選正確的架構及整合技術
▌第三篇 如何做得快、一致且有效率 ▌
第 10 章 載入資源最佳化
10.1資源參照策略
直接參照、快取破壞及獨立部署、透過重新導向來參照、透過include來參照、同步標記語言檔及檔案版本號、行內程式碼、Tailor、Podium等整合方案
10.2bundle (打包檔) 的拆分程度
HTTP/2、全包bundle、團隊bundle、頁面及頁面區塊bundle
10.3隨選載入
代理微前端、延遲載入CSS
第 11 章 效能是關鍵:減少冗餘函式庫
11.1以效能為出發點來制定架構
11.2第三方函式庫:縮減與重複利用
第 12 章 使用者介面及設計系統
12.1為何需要一套設計系統?
設計系統的目的與角色、設計系統的好處
12.2中央設計系統vs.獨立自主的團隊
12.3執行期間整合vs.建置階段整合
12.4樣式庫的成品:通用vs.專用
12.5中央樣式庫該包含什麼?
第 13 章 以 Ajax 整合區塊並使用伺服器端路由
13.1調整系統與團隊
13.2知識共享
13.3橫切關注點
13.4技術多樣性
第 14 章 系統遷移、本地開發及測試
14.1遷移
漸進式遷移、前端優先、綠地專案及『大霹靂』
14.2本機開發
14.3測試
书名简译:决战! 微前端架构 Micro Frontends:新一代可扩展的网页开发模式,实现各种框架的无缝整合与沟通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