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憂容童子(紀念新版)
憂い顔の童子
年老的我能夠感覺到死亡……
「我很清楚我是誰。」
古義人淚流滿面。被一股失落感和深沉的悲傷攫住……
人有可能跟自己的靈魂和解嗎?
多愁善感的老作家,半個世紀後重返故鄉,探索曖昧的自我。
大江健三郎晚期最具後設小說自省諷刺趣味的長篇自傳體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獲獎三十週年紀念新版。
國立政治大學臺文所吳佩珍教授/專文導讀
「在古義人的小說裡,回到森林來的人都要迎向死亡。」
透過晚年滑稽而又悲慘的冒險,作家發現了關於母親和朋友自殺更深層的真相。
因為母親罹癌,加上配合外國學者羅絲小姐對他進行研究,六十七歲的小說家長江古義人回到四國鄉下老家,期間向同行的羅絲講述家鄉的童子傳說,以及農民起義。因拒絕政府頒獎,古義人的大學同窗黑野近來也現身在四國的森林裡,地方上的保守勢力似乎醞釀著不可避免的矛盾衝突。其實好友塙吾良的自殺也是返家的理由――半個世紀前在四國森林深處共同經歷的「那件事」,所造成的罪惡感,彼此心照不宣有朝一日必定一個將之寫成小說,一個把它拍成電影。吾良在他還沒有把那件事拍成電影以前就自殺了,對於留下的古義人來說,把那件事寫成小說成為它此生最重要的課題。
小說家和堂吉訶德一起回到森林。
在『自己的樹』下,「重讀」過去或有可能發生的事。
無論如何,我作過這樣一個夢:我就要死了。我已經沒有未來。那是千真萬確的。
我只有現在,而且正準備走進自己過往所有的現在裡去。
書名出自《堂吉訶德》――塞萬提斯筆下,因為被朋友假扮的騎士打敗,滿面愁容的樣子,預示著一名往昔的理想主義者的意外死亡。書中年近七旬的小說家回到鄉下老家,死去的母親、自殺的好友,寫了一輩子編造謊言的小說,以及黑暗過去的祕密。這些都促使他開始思考,人生究竟是一場怎麼樣的夢。
『吾良既然去世了,
今後無論你是否想要徹底解脫,恐怕再也不會有朋友勸你別那麼多愁善感了。』
一隻「巨人之手」將大喊大叫的古義人拖回痛苦的「生」。
從頭部的巨大痛苦中醒轉,回憶起孩童時代的往事,終於意識到是什麼救了自己。
被年輕人們罩上生牛皮般的……那件事。
「請鼓起勇氣,今後只寫真實的東西。」
《憂容童子》出版後,被視為大江健三郎最具後設小說自省趣味的長篇自傳體小說,也是大江文學迷宮中最為龐大和精緻的一座宮殿。小說不僅審視了戰後五十年的日本社會,還從邊緣重新審視了日本近代化以來近二百年的歷史。全書以大江一貫對世俗的諷喻與揶揄的筆法寫出來,對現實人物也有諸多批判,不變的是大江對人性的終極關懷。
一部歸返森林、叩問靈魂的生命之書!
寬恕吧,互相殘殺的人們。
大江文學晚期風格至高傑作。童子們生生流轉,傳說就此誕生。
目錄序章 看啊,我要睡在塵土中
第一章 與《堂吉軻德》同歸森林
第二章 阿由、阿由、阿由!
第三章 夢的迴路
第四章 與「白骨兵團」的怪異冒險
第五章 「普通人」的痛苦
第六章 那件事與痛風
第七章 兒童堂吉軻德
第八章 「桃太郎」
第九章 殘酷與詭計
第十章 爭風
第十一章 為西鄉先生照顧狗兒的「童子」
第十二章 神童寅吉的圖像學
第十三章 「長青日本會」(一)
第十四章 「長青日本會」(二)
第十五章 失去的孩子
第十六章 醫師
第十七章 「自己的樹」之規則
第十八章 「長青日本會」(三)
第十九章 擁抱喜悅!
第二十章 大戰「銀月騎士」
第二十一章 阿貝里雅內達的偽作
終章 發現「童子」
附錄 閱讀參考資料
新版導讀 大江健三郎與長江古義人的距離――「奇妙的二人組合」第二部《憂容童子》 文│吳佩珍
书名简译:忧容童子(纪念新版)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