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湊陣:有千百種實踐的可能
由客家委員會主辦,財團法人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所執行的「參詳camˊ xiongˇ」,取自客語音譯,代表商議共謀之意。由鍾永豐擔任總策展,邀請各領域召集人組織「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210位學者、專家、工作者的強大陣容,我們將2021年9月至2022年8月中的42場沙龍、6場走讀,經謄稿、精鍊與加注,並集結成冊。
本書收錄客委會主辦的「參詳.當代客家文藝沙龍」系列座談精華紀錄,共有五大篇章,分別為客家美學、客家飲食、客庄創生……等,全書搭配全彩圖片,讓讀者閱讀時能共同進入沙龍座談場域。
〈美學〉系列由張典婉作為召集人,主持六場〈當代客家美學〉沙龍;〈飲食〉系列由古碧玲作為召集人,主持四場〈客家飲食新詮釋〉沙龍;〈新竹客庄創生〉及〈高雄客庄創生〉則分別由邱星崴、邱靜慧當任召集人,各主持三場及四場〈客庄創生〉沙龍。
目錄〈序文〉回應當代社會挑戰的客家身影/楊長鎮
〈導言〉開啟當代觀點,進行深刻思辯/鍾永豐
﹝沙龍場﹞
當代客家美學◆張典婉
從傳統工藝到藝術的花園/張秀雲‧彭弘智‧鄧淑慧‧羅文祥
青春老屋簷──客庄再生能量啟動/古正君‧姚其中‧徐彩雲‧陳勤忠‧羅仕龍
客家服飾、織染與符碼轉譯/徐彩雲‧郭南駿‧陳達明‧溫金紅‧鍾仁嫻
文化政策下的客家美學風潮/吳漢中‧徐景亭‧陳美禎‧彭永翔‧謝淑靖
客家建築當代性vs庄園/阮慶岳‧翁美珍‧廖偉立‧謝英俊
客家飲食新詮釋◆古碧玲
客家菜能否作為國家代表隊? /夏惠汶‧陳淑華‧曾齡儀‧黃湘絨‧鍾怡彥
客家菜也能成為日常飲食首選與飲食譜系/王虹雅‧吳鳴‧邱聿涵‧陳淑華‧葉國居‧劉懿梅
美學 × 飲食──食器之道與飲食午宴/王虹雅‧佐京‧邱聿涵‧張維翰‧黃湘絨‧黃鑫沛‧劉懿梅
從客家宴,看客家菜能否成為世界飲食,擔當文化輸出/李慧宜‧郭忠豪‧黃森松‧楊昭景‧蘇量義
客庄創生新竹場◆邱星崴
後客家運動的客庄發展/吳界‧邱盈滋‧陳祺忠‧葉日嘉‧葉明政‧羅傑
行政升格下的客庄──共同體與治理模式的磨合/吳界‧林辰‧楊有騰‧葉日嘉‧廖文琪‧蔡濟民‧羅傑
北客地方創生/邱靜慧‧陳建成‧黃文詣‧劉奕‧鄧君婷
客庄創生高雄場◆邱靜慧
故道連綠道,大庄牽小庄/吳雲天‧林瑞晉‧徐孝晴‧徐銘謙‧黃仕傑‧羅功奇
屬於我等的客庄生活設計與實踐/吳宗憲‧李佳穎‧涂裕苓‧張卉君‧黃淑玫‧劉逸姿
從遠方回家:地方感與集體記憶的再創造/李慧宜‧邱星崴‧邱適珩‧曾鼎凱‧楊易玲
客庄音樂教育的新傳統/王宏滕‧陳俊名‧黃淑玫‧黃瑋傑‧黃鴻松‧鍾兆生
參與人員名錄
书名简译:凑阵:有千百种实践的可能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