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論稿

US$15.44

【作者: 胡傳吉】
【出版社: 秀威資訊】
【出版日期: 2024-09-02】
【分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6267511053】

貨號: 9786267511053 分類:

Description

胡適論稿

  在最難實現科學考證的文學領域
  以科學實證之法為白話文學樹模範
 
  本書是胡傳吉教授對胡適的文史研究典範論研究,旁及與胡適有關的經史關係及學術史之現代變遷等論題。書中首先從胡適對《紅樓夢》的考證切入,認為胡適並非不懂小說美學,而是在「為文學樹立典範」的前提下,將實證主義、科學驗證難以證明的審美問題暫時擱置,作者以詳實的史料為基礎,論證胡適如何以趣味論「去儒化」,試圖為教育、學術尋找新的路徑。曾樸與胡適對於《孽海花》的論爭,也可視為是新舊文學對於如何「創造中國的新文學」的論辯。
 
  在此基礎上,作者進一步析論胡適〈文學改良芻議〉、現代白話入「詩」背後的志向──以文學挑戰舊有秩序,藉由所有人都具備學習與理解能力的白話文,推動「人的發現」思潮,樹立現代理念,將人從舊有的等級制度、思維中解脫出來,推動中國的文藝再生。
 
本書特色
 
  ★「在創立典範的志向下,胡適是願意適當放下自我才情的人。」──中國學者胡傳吉析論胡適的文史研究典範論,旁及與胡適有關的經史關係及學術史之現變遷等論題。

目錄前言

一、胡適與俞平伯的趣味論考述
「作為方法」的《紅樓夢》考證
「去儒化」與文學教育的現代化
「趣味的研究」及「怨而不怒」說
餘論:趣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歷史關聯

二、曾樸與胡適的論爭──「創造中國的新文學」考辨
胡適嗜讀小說與為白話文學樹模範的關聯
《孽海花》之爭
論翻譯:「創造中國的新文學」之辯

三、人的問題與科學主義──論〈文學改良芻議〉與「實驗主義」
情與力對人的意義
科學精神與「創造的智慧」

四、現代白話詩與「人的發現」

附錄:經史分離與史學「致用」──梁啟超「新史學」與黃梨洲《明儒學案》關係考論
《明儒學案》與中國學術史編纂
對經史關係之思考的延續
「諸儒」變「學者」
「新史學」與「致用」理想

參考文獻
书名简译:胡适论稿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胡適論稿”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