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東漢達人嚴子陵:萍蹤浪跡,俯視王侯,嚴子陵的釣竿輕撫千古波瀾
一步之遙,卻是千年抉擇
帝師與釣徒,終歸隱江湖
他是隱士,是謀士,是達人
更是一場時代與風骨的較量
▎幽浮與讖言
嚴士恂父親嚴景仁堅信幽浮的出現。幽浮催生,光彩吉祥。故此,他為孫兒取名光。光,光明正大、光宗耀祖。後來,他又據嚴光生於子時,及幽浮繞白雲峰飛旋異象,再為孫兒起字子陵。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陵,寓升和登之意。
嚴光,嚴子陵之大名,由此橫空出世。
▎秋月辯難
身為先生,計佑暗為自己的學生驕傲,但是他深知嚴子陵今日所論,衝犯了當今皇帝。他擔憂嚴子陵會因此遭殃。他擰擰嚴子陵的耳朵,輕聲道:「嚴光啊,你以為秋月辯難猶如在瞎子伯伯家論辯,由得你童言無忌,暢所欲言?非也!」
計佑正謀思著如何維護嚴子陵時,只聽郡文學已嚴詞厲色發落:「大膽嚴光,汙言穢語妄議朝政,自尋死罪,念其年幼無知,逐出精舍,責其父母嚴苛管教,以觀後效。」
郡文學言畢,氣急攻心,跌坐在馬凳上。
▎昆陽城下
會前,劉秀曾與嚴子陵交換過「掏心戰術」,嚴子陵對這個戰術深為讚賞。
劉秀早已預見會議可能出現分歧,他希望嚴子陵以局外人的角度,對他的戰術做辨析與判斷。他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將領們統一意志,樹立必勝信念。
剛才,嚴子陵親見劉秀的沉穩練達,暗自欣喜。他彷彿看到眼前的劉秀已是一條長實鱗爪的龍,張揚出騰飛蒼穹的氣勢。
▎真名士,自風流
嚴子陵明知輿駕親臨,仍自躺在床上假寐不起。劉秀走進臥室,坐在嚴子陵床邊,摸著他的肚子說:「哎呀,好個子陵啊,難道就不能出來助朕治理國家嗎?」
嚴子陵依然閉著眼睛不理不應。過了好久,他才睜開眼睛,注目端詳著皇帝說:「從前有唐堯這樣德行卓著的帝王,也有巢父、許由那樣的高士。天下之大,士人因各種緣故,讀書的讀書、做官的做官、種田的種田、經商的經商,各行其是、各擇其善,相安無事,只要天下太平,豈非甚好,皇帝何必相逼呢?」
本書特色
嚴子陵才華卓絕,與劉秀曾是摯友,卻在光武帝登基後選擇隱居山林,拒絕榮華富貴,留下一段千古傳奇。本書在史實基礎上,融合文學藝術與民間傳說,重現這位智謀過人卻不為權勢折腰的「達人」如何在風雲變幻的時代中,書寫屬於自己的風骨與自由。透過嚴子陵的故事,讀者得以窺見新莽與東漢的政治風雲、士人風骨。目錄序
第一章 幽浮與讖言
第二章 秋月辯難
第三章 七七四十九天
第四章 煙花三月
第五章 一寸狂心未說
第六章 神祕的地方
第七章 踏翻暗中危機
第八章 倚東風、豪興徜徉
第九章 影子太守
第十章 眼前一杯酒
第十一章 不與時人同夢
第十二章 滄海橫流
第十三章 一叢深色花
第十四章 嚴子陵在新野
第十五章 有桃花紅,梨花白
第十六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
第十七章 昆陽城下
第十八章 黑雲翻墨山雨來
第十九章 抽刀斷水水更流
第二十章 了卻君王天下事
第二十一章 沉痾幸蕭散
第二十二章 不知哪個傳消息
第二十三章 真名士,自風流
第二十四章 客星隕落
附錄一 後漢書.逸民列傳.嚴光
附錄二 嚴先生祠堂記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书名简译:东汉达人严子陵:萍踪浪迹,俯视王侯,严子陵的钓竿轻抚千古波澜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