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魯迅 雜文全集:《三閒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
若只會在女人的胸脯上尋求正義。
當知識分子服膺的只是──
當權者的權勢,
壓迫者的格言,
獨裁者的暴政,
那餘下的就只是爪牙,而沒有什麼知識分子存在。
本書收錄一九三二年出版的《三閒集》《二心集》、以及一九三四年出版的《南腔北調集》。
▌《三閒集》▌
《三閒集》出版於一九三二年。本書收錄魯迅與當時創造社、太陽社左派成員如郁達夫、張資平,以及郭沫若論戰相關的雜文作品。其中在〈流氓的變遷〉一文中,魯迅除了談到中國古典哲學當中的「儒」與「俠」的概念外,也以此為引,批判當時如張資平等創造社領導者的文學本質。這樣的批評延續到後來的《二心集》,也是當時左派與國民政府衝撞的時代,身處其中、同樣深受俄國與左派思想影響的魯迅,留給後人的重要見證。
-孔子之徒為儒,墨子之徒為俠。「儒者,柔也」,當然不會危險的。惟俠老實,所以墨者的末流,至於以「死」為終極的目的。
-到後來,真老實的逐漸死完,只留下取巧的俠,漢的大俠,就已和公侯權貴相饋贈,以備危急時來作護符之用了。
-……鄉下人不懂租界章程他來欺侮,為的是看不起無知;剪髮女人他來嘲罵,社會改革者他來憎惡,為的是寶愛秩序。
-但後面是傳統的靠山,對手又都非浩蕩的強敵,他就在其間橫行過去。
在〈流氓的變遷〉一文中,魯迅以揶揄的口吻,談到如何由「俠」變遷到「流氓」,再以這個「流氓」的概念揶揄張資平──雖說是揶揄同樣的左派成員,但這樣的文字,卻不免讓人思考:這究竟只是魯迅對張資平的批評,或者是當時「知識分子」的諸多慨歎之一?
▌《二心集》▌
《二心集》出版於一九三二年。此時已是魯迅過世的前一年,卻遭遇淞滬戰爭爆發。魯迅除了與部分左派成員持續互相批判外,也成立自己的文學團體,並提攜親近自己的青年文學家,如蕭紅、柔石等人。也持續與梁實秋等名家進行思想、觀念與文學上的諸多論戰。
-梁實秋先生們雖然很討厭多數,但多數的力量是偉大,要緊的……
-有誌於改革者倘不深知民眾的心,設法利導,改進,則無論怎樣的高文宏議,浪漫古典,都和他們無關,
-僅止於幾個人在書房中互相嘆賞,得些自己滿足。
-假如竟有「好人政府」,出令改革乎,不多久,就早被他們拉回舊道上去了。
雖然乍看之下是對於梁實秋的批評,但也看得見魯迅對知識份子的期待,與他對當代知識分子的觀察與失望。本書中也收錄他在自己栽培的青年文學家柔石,遭國民政府處決後的悼念文。
▌《南腔北調集》▌
《南腔北調集》出版於一九三四年,收錄魯迅和瞿秋白撰寫的五十一篇雜文;瞿秋白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者之一,一九三五年被國民政府逮捕並槍決。一九三三年時,瞿秋白為魯迅編輯《魯迅雜感選集》一書,並在序文中稱魯迅為「封建宗法社會的逆子,紳士階級的貳臣」。本書中收錄有瞿秋白〈關於女人〉等作品。
-國難期間……一些正人君子責備女人愛奢侈,不肯光顧國貨。就是跳舞,肉感等等,凡是和女性有關的,都成了罪狀。
-彷彿男人都做了苦行和尚,女人都進了修道院,國難就會得救似的。
-一切國家,一切宗教……把女人看做一種不吉利的動物,威嚇她,使她奴隸般的服從……
-同時又要她做高等階級的玩具。正像現在的正人君子,他們罵女人奢侈,板起面孔維持風化,而同時正在偷偷地欣賞著肉感的大腿文化。
〈關於女人〉係瞿秋白所著,但最後仍被魯迅選進《南腔北調集》中。也或許,就是這樣的契合,與瞿秋白確實點出當時「知識分子」的怯懦,讓魯迅最後還是做了這樣的取捨吧。
目錄
‧《三閒集》
序言
無聲的中國
怎麼寫(夜記之一)
在鐘樓上(夜記之二)
辭顧頡剛教授令「候審」(並來信)
匪筆三篇
某筆兩篇
述香港恭祝聖誕
吊與賀
「醉眼」中的朦朧
看司徒喬君的畫
在上海的魯迅啟事
文藝與革命(並冬芬來信)
扁
路
頭
通信(並Y來信)
太平歌訣
鏟共大觀
我的態度氣量和年紀
革命咖啡店
文壇的掌故(並徐勻來信)
文學的階級性(並愷良來信)
「革命軍馬前卒」和「落伍者」
《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
現今的新文學的概觀
「皇漢醫學」
吾國征俄戰史之一頁
葉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
柔石作《二月》小引
《小彼得》譯本序
流氓的變遷
新月社批評家的任務
書籍和財色
我和《語絲》的始終
魯迅譯著書目
‧《二心集》
序言
「好政府主義」
「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
「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
「硬譯」與「文學的階級性」
「友邦驚詫」論
「智識勞動者」萬歲
《進化和退化》小引
《夏娃日記》小引
《野草》英文譯本序
《藝術論》譯本序
沈滓的泛起
答北斗雜誌社問
答文藝新聞社問
答中學生雜誌社問
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
非革命的急進革命論者
風馬牛
關於《唐三藏取經詩話》的版本
關於翻譯的通信
關於小說題材的通信(並Y及T來信)
黑暗中國的文藝界的現狀
幾條「順」的翻譯
柔石小傳
上海文藝之一瞥
唐朝的釘梢
我們要批評家
習慣與改革
現代電影與有產階級
新的「女將」
宣傳與做戲
一八藝社習作展覽會小引
以腳報國
再來一條「順」的翻譯
張資平氏的「小說學」
知難行難
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
中華民國的新「堂‧吉訶德」們
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訣
‧《南腔北調集》
題記
「非所計也」
林克多《蘇聯聞見錄》序
我們不再受騙了
論「第三種人」
「連環圖畫」辯護
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鬥
《自選集》自序
祝中俄文字之交
聽說夢
論「赴難」和「逃難」
為了忘卻的記念
誰的矛盾
看蕭和「看蕭的人們」記
《蕭伯納在上海》序
由中國女人的腳,推定中國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
我怎麼做起小說來?
關於女人
真假堂吉訶德
《守常全集》題記
談金聖嘆
又論「第三種人」
「蜜蜂」與「蜜」
經驗
諺語
大家降一級試試看
沙
給文學社信
關於翻譯
《一個人的受難》序
祝《濤聲》
上海的少女
上海的兒童
小品文的危機
九一八
偶成
漫與
世故三昧
謠言世家
關於婦女解放
火
論翻印木刻
《木刻創作法》序
作文秘訣
搗鬼心傳
家庭為中國之基本
《總退卻》序
答楊邨人先生公開信的公開信
聲明
鲁迅 杂文全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