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我的鴉片戰爭:金三角禁毒之路
My Opium War: Anti-drug in the Golden Triangle
從「雙獅地球標」的月餅,到進入大金三角區域
結識外界認為的大毒梟──佤邦鮑有祥司令和果敢彭家聲將軍
他散盡家財、妻離子散,踏上禁毒生涯的傳奇人生。
作者出入於金三角週邊各國,與金三角最大鴉片生產地的佤邦領導人合作,和美國、聯合國禁毒署等組織打交道。在外界全然不看好之下,佤邦八年達到全面鏟毒的成績。真人實事的不凡經歷。
大金三角區域長期處於動亂和內戰,當地武裝團體奉行「以毒養軍、以軍護毒」的生存策略,也成為這塊區域難以擺脫的殘酷宿命,百姓只能持續依賴鴉片種植,而陷入無法跳脫的惡性循環中。
作者因行商進入佤邦,偶見滿山遍野的罌粟花,受到吸引,但豐碩美麗的花朵背後,卻是煙農饔飧不繼的困頓生活。他在好奇與不解之下,一頭栽入佤邦,就此踏上「禁毒」之路,幾近傾家蕩產、妻離子散,完全改變一生。
他結識兩位外界認為的金三角大毒梟:撣邦第一特區果敢的彭家聲將軍和第二特區佤邦的鮑有祥司令,他們對這個來自臺灣說要禁毒的人,只覺得他是個瘋子,明知他們靠鴉片維生,卻偏偏跑來這裡禁毒,還請兩人簽下「禁毒宣言」,聯合國禁毒署和美國相關單位根本不肯相信,反而認為他是毒梟代言人或是海外的白手套,對他百般刁難。他曾遭受毒梟恐嚇、被懷疑是特務,飽受跟監與懷疑,各國官方、國際組織都認為他是狗拿耗子多管閒事,但他卻做到了這些單位都難以做到的事。佤邦在短短八年達到全面鏟毒的成績,從原本東南亞鴉片產量最高之地,到二○○六年由聯合國禁毒署認證不再有鴉片種植。
他既非官方,也不屬於任何既有的國際組織,只是單獨一個人,這是他投入畢生心力與之對抗的一場鴉片戰爭,但並不是他自己一個人的戰爭。這涉及到當地複雜的歷史因素、緬甸內戰、政治角力、經濟困境、多元民族等問題,讓這場禁毒之戰極為困難,透過他個人親身的經歷和視角,可窺見反毒難題之冰山一角。
本書特色
◎真人實事的不凡經歷
◎鮮少有人能深入的金三角禁區,將近三十年的毒區真實紀錄。
聯合推薦
李政道 國際血清之父、幹細胞專家
陳水田 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國寶牛樟芝協會理事長
馮世寬 退輔會主委、前國防部部長
陳國霖 國際犯罪組織研究學者、美國羅格斯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特聘教授
柏提爾.林納(Bertil Lintner) 瑞典資深記者、作家,專研緬甸和金三角問題
亞當.奧斯維爾(Adam Oswell) 澳洲知名攝影師,專研亞洲野生動物貿易和保護問題
陳文俊(Nicholas V. Chen) IFPEOC律師、帕米爾法律集團(Pamir Law Group)
菲力浦.迪聖道(Philip Diller) IFPEOC國際事務關係顧問、跨文化交流和技術專家
◆書中描述了鍾儱徽先生在金三角的親身經歷,他如何穿梭於軍、政、商、民之間,勇於挑戰付出,將大愛傳入金三角的佤邦特區。可以說,這是一本描述金三角歷史與改變之書。──李政道博士(國際血清之父、幹細胞專家)
◆書中探討的就是一個很嚴肅的議題──「毒品」,但他卻用很輕鬆的話語把毒品問題從歷史學、人類學、社會學、政治學、犯罪學,甚至於民族學的角度,深入淺出的勾畫出一個非常清晰又令人深思的輪廓,而這個輪廓裡又有鍾兄的親身經歷,宛如一部好萊塢的電影情節,但又那麼真實,那麼感人。──陳國霖(跨國犯罪組織研究學者、美國羅格斯大學刑事司法學院特聘教授)
◆鍾董事長秉持堅毅的精神,不畏生命危險,守護著崇高的理想,終於扭轉乾坤、心想事成。本書充分描述了他歷經的苦難與危機,成功造福偏鄉異域的佤族,觀其事蹟,他誠如佤族人民的救星,亦是我們的驕傲!──馮世寬(退輔會主委、前國防部部長)
◆我認識Larry(鍾儱徽)將近十五年,始終對他為緬甸東北部佤族人民所做出的奉獻印象深刻,他們仍持續為了開發當地和解決罌粟種植問題而努力奮鬥。──柏提爾.林納(Bertil Lintner),瑞典資深記者、作家,專研緬甸、金三角問題及亞洲局勢近四十年。
◆我有幸認識Larry並與他在緬甸第二特區佤邦秘境山寨推動野生動物的保護和發展上一起合作。Larry致力於改善緬甸弱勢族群的生活,在這方面他是一位竭盡全力和極富同情心的專家。他對於偏遠和弱勢族裔社群的持續發展所做的努力是傑出的典範,改變了成千上萬兒童的生活和未來。──亞當.奧斯維爾(Adam Oswell),屢獲殊榮的澳洲攝影師與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專門研究亞洲野生動物非法貿易和保護問題。
◆我有幸認識Larry並與他一起工作了三十多年,我一直致力於支持他與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IFPEOC),跨越緬甸北部與世隔絕的佤族人和各種國際組織之間的鴻溝,以進行溝通。我們的工作超越了文化、語言和地理的界限,這是因為Larry持續發展的各種計畫,影響了這個極少有外人能夠進入的區域。──菲力浦.迪聖道(Philip Diller),IFPEOC國際事務關係顧問、臺北市永久居民,跨文化交流和技術專家。
◆只要見識過貧窮、犯罪、邊緣地區、毒品和絕望,以及非法供應鏈所帶來的利潤與犯罪收益的誘惑,就永遠不會忘記也不能原諒毒品貿易所帶來的罪惡。只要曾經是毒品受害者或因毒品蒙受損失之人,都了解這種「人類禍源」的恐怖,都會明白Larry有多不容易,他的努力值得支持、給予耐心及尊敬。──陳文俊律師(Nicholas V. Chen),IFPEOC律師、帕米爾法律集團(Pamir Law Group)
目錄推薦語:柏提爾.林納(Bertil Lintner)、亞當.奧斯維爾(Adam Oswell)、菲力浦.迪聖道(Philip Diller)
陳國霖推薦序:不折不扣的「金三角先生」
馮世寬推薦序:他是佤族人民的救星
李政道推薦序:讓更多的人活得有尊嚴
陳文俊推薦序:終結人類的禍源
自序
楔子 雙獅地球標的月餅
第一章 初入佤邦的毒產區
首見滿山遍野的罌粟花,守田民兵開槍示警
罌粟傳入此地的歷史背景
國民黨殘軍進入金三角
毒梟大王昆沙
第二章 結識外界認為的大毒梟彭家聲將軍和鮑有祥司令
佤邦聯合軍的起源
緬共解體與對抗昆沙
認識第一特區果敢的領導人彭家聲
與第二特區佤邦的領導人鮑有祥見面
第三章 賣掉三棟房子,一頭栽入禁毒工作
帶著一千三百多萬人民幣回到佤邦
住進種植罌粟的農家中
四處明察暗訪
鴉片收購、鴉片稅與海洛因
與彭家聲和鮑有祥溝通簽下禁毒宣言,提出禁毒計畫
第四章 成立禁毒基金會,飽嚐苦頭
成立國際和平禁毒基金會,受到美國、臺灣的海關刁難
遭受毒梟恐嚇
被懷疑是特務、深入牢獄向毒犯打探消息
協助美國學者陳國霖進入佤邦進行田野調查,碰上雨季狼狽不堪
陳國霖第二次進入佤邦,碰上不明人物跟蹤
在相關單位的默許下出入
第五章 為了禁毒,八萬多人大遷村
傳統禁毒手段無法根絕毒品
工作夥伴是一頭小毛驢,夜半騎驢幫人接生碰上鬼打牆
預計兩年完成大遷村
遷移過程面臨如地獄般的極度考驗,八萬六千人從北佤遷至南佤
至二○○五年境內完全放棄種植鴉片,共鏟除四六,六七○公頃的罌粟田
第六章 不可思議的因果輪迴
景棟暴雨橋斷,回臺籌款兩百四十萬
到處籌款碰壁,母親拿出棺材本支助
母親講述外公的致富過程,告訴我「你這輩子是來贖罪的」
為了讓兒子理解我的工作,帶他走灰色地帶至佤邦,父子和解
第七章 納爾吉斯風災與認養孤兒
趕赴受創嚴重的仰光災區
進入仰光災區,處處悽慘如人間煉獄
涉過屍水溪流搶救災民,造成屍毒上身
開著拖拉機去載孤兒
認養三家仰光孤兒院,外號「孤兒大隊長」
受邀至哈佛大學演講
第八章 上下一心推動禁毒
尋找替代的經濟作物和謀生方式
發現錫礦,但投資風險大
發現千百年的野生古樹茶森林,古木蘭的活化石
承包一座茶山,學習製茶
在失敗中求進步,建立現代化的製茶廠
尋找銷售通路、建立品牌
成立希望小學
結語:以茶磚替代白粉磚的心路歷程
书名简译:我的鸦片战争:金三角禁毒之路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