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危機時刻的知識分子
本書檢視廿世紀中期知識分子——陳寅恪,唐君毅,胡適,胡風,殷海光,洪耀勳等——面臨國共裂變及冷戰危機,或幽微、或昂揚,或暴烈的思想、感覺結構,以及所必須承擔的政治與倫理後果。表面的左或右,前衛或保守其實不足以反映他們的心路歷程,也不必然指向起承轉合的邏輯。唯其如此,他們的嘗試與挫折才更為驚心動魄。
回看廿世紀中期,當代的知識分子面臨的挑戰和選擇又是什麼?當大陸新左和國粹學者同時呼應極右的政治神學;當台灣的民主菁英操弄民粹訴求,或當進步人士高舉當年反共抗俄神主牌,這是新時代的契機,還是危機?知識分子是上下求索的前行者,是「意必固我」的批判家,還是為達目的、無可不可的犬儒派?目錄政大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叢書 序
導言:危機時刻的知識分子
「痛哭古人,留贈來者」:陳寅恪,唐君毅,隱微寫作
「痛哭古人,留贈來者」
由「驚天動地」到「寂天寞地」
「思」、「信」─與「感」
餘論:「垂空文以自見」
胡風與「胡適的風」:文學,自由,背叛
左翼自由的悖論
感性的摩羅
文學與惡的距離
尾聲:「奇異的風」
「困渡黑河」:殷海光,洪耀勳和臺灣現代主義
存在與自由
置之死地
「臺灣作家應有的哲學」
尾聲
书名简译:危机时刻的知识分子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