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詩想:看見邊緣世界的戰爭、種族與風土
讀一首詩,放眼看見邊緣國家與種族,視角從此遼闊
書中談到的三首詩選精選自奈及利亞、印度和庫德爾族知名詩人的代表作品;涉及國家與族裔、膚色與種族、市集與文創、戰爭與和平等。
閱讀本書,彷彿看三篇動人的小說。隨著每首詩,悠遊於不同的文化與歷史,跟著詩人站在不同的角度,思索世界議題。
第一位詩人是庫德斯坦的秋曼.哈帝(Choman Hardi),她的詩集就是戰地人生的縮影,透過其詩作看見庫德爾族人戰亂中的離散、初戀、人生方向的取捨抉擇,以及如何重建家國的堅毅。
第二位詩人是的奈及利亞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渥雷.索因卡(Wole Soyinka),以理性有禮又機智幽默的方式,帶領我們思考種族歧視的問題。
第三位詩人是印度的莎拉金妮.奈都(Sarojini Naidu),以仿若歌謠的詩句描述二十世紀初的海德拉巴市集,引領讀者深入印度多樣風土與文化。
每一首詩都是一個世界,也是一個觀看的窗口。
每個故事都講述一段歷史,也根植於一片土地。
於是,讀詩可以徹底認識邊緣國度的土地氣候、民族的生活習俗、人情倫常,還有他們的歷史、信仰與希望。
名人推薦
紀元文 中央研究院歐美所副研究員
陳超明 實踐大學講座教授、政治大學兼任教授
彭明輝 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系榮譽退休教授
劉建基 世新大學英語系教授
蔡秀菊 詩人、作家、《台灣現代詩》主編PART ONE戰火蔓延
秋曼‧哈帝(Choman Hardi)–庫德爾的苦難
‧關於庫德族
‧種族屠殺計畫
‧戰爭與文學:詩集《我們的生活》
‧夏日屋頂
‧山上的生活
‧屋頂上的男孩
‧一位庫德年輕藝術家的畫像
‧1988的避難旅程
‧入侵
‧對街男孩的命運
‧父親的書籍
‧我的子女
PART TWO種族歧視
渥雷‧索因卡(Soynkas)–倫敦的紅色電話亭
‧電話交談
‧告解的寓意
‧以貌取人的傲慢無知
‧膚色原罪與良心譴責
‧該受譴責的對象
‧黑色有幾種?
‧沒有髒話的憤怒
‧給白人太太的啟示
‧顏色的漩渦
‧黑色調色盤
‧文學的作用
‧房東太太的豬羊變色
‧黑的多彩
‧翻轉黑白
‧羞辱與修養
‧高尚野蠻人vs. 野蠻的文明人
‧勝利後的陰影
‧英國的種族主義與立法保護
‧最後的懇求
PART THREE 風土之盛
莎拉金妮‧奈都(Sarojini Naidu)–印度的海德拉巴市集
‧神童奈都少年的煩惱
‧閃耀的東方寶玉
‧深紅鑲銀邊的頭巾
‧紫織錦緞的衣衫
‧琥珀邊框的鏡子
‧翡翠把柄的匕首
‧番紅、扁豆和稻米
‧檀香、漢娜和香料
‧西洋棋賽和骰子
‧手環、踝環和戒指
‧檸檬、石榴和樹梅
‧西塔、薩朗琴和鼓
‧街頭魔術師
‧織花女孩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