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大地驚雷Ⅱ:蓬萊誌異(深情典藏紀念版)
第17屆國家文藝獎.感動典藏
以文學尋找精神的救贖,直面現實的苦難,
觀照社會,寫下每一篇根著土地的證詞。
蓬萊誌異》|寫給殖民地台灣的原鄉神話。
收錄專文:林瑞明 <人間關懷_宋澤萊的文學之路>
「隨書附贈各冊專屬典藏明信片、書籤組。」
在鄉野之間,流傳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奇聞軼事。無論是地主淪落、家庭破碎、奸商投機、地方恩怨或人土鄉情……《蓬萊誌異》的每一個故事,都是由台灣小人物的喜怒哀樂,愛恨情仇、貧賤與高貴、掙扎和沉淪所描繪成的福爾摩沙庶民圖。
為了訴說自身的歷史,為了記下殖民地不能言說的委屈與痛苦,宋澤萊有意以自然主義之筆,勾勒1979年以前台灣社會的變遷與平民的經濟生活,探索人心深層的反映。儘管描寫善的同時,也揭發不少惡與虛偽,但宋澤萊仍以作家的身份與意識面對這樣的宿命與苦難,傾聽台灣迎接現代的苦悶與嘆息,交織出下層社會的畸慘真相,展露其深刻的悲憫與關懷。
這本「人世間小書」,是原鄉的神話,是台灣歷史的見證,也是宋澤萊不願向命運妥協,與台灣人土同喜同悲的一聲吶喊。
名人推薦
李昂並不那麼黑暗,更黑暗的是宋澤萊。我至少沒有經過他那麼多近於崩潰的內在掙扎與苦難。
──李昂(作家)
宋老師作品最動人之處,就是有時凝視現實,有時過分凝視現實,有時又如此地超越現實。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作家)
詩作<想起:宋澤萊>。
──林文義(作家)
宋澤萊是戰後出生,台灣土地培養出來的全方位作家。其文學作品讓小至「打牛湳村」,大至「台灣」,在歷史長流中,永存並發揮光彩。
──林瑞明(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台文系合聘教授)
此刻,當我們我們重讀宋澤萊的小說,或許可以喚醒當代讀者對台灣農村的新感受,並將人物命運與當下的台灣現實做連結;同時,也可以再次體會作家以書寫參與到公民社會運動的美好傳統。
──陳建忠(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宋澤萊深情典藏紀念版出版記/林文欽
國家文藝獎得獎感言:人心的剛硬與難寫的預言/宋澤萊
想起:宋澤萊/林文義
人間關懷──宋澤萊的文學之路/林瑞明
原序 悲喜的人世間小書
新新版序 廿三年再回首《打牛湳村》
新版序 從《打牛湳村》到《蓬萊誌異》
舞鶴村的賽會
燈籠花牆
京鎮的孝廉
分家
蕉紅村之宿
搭檔
礁藍海村之戌
許願
春城的重逢
礫鎮的保生會
小鎮之姻
督察
杜里的故事
鸕啼村小住
挫傷
丁謙來了
追逐
小祠堂
驪宴
藥
病
省親
創痕
在港鎮
白鶩鎮的回憶
蘇苞
棲鷹山城行腳
豬仔
一九七八、十二月京鎮
一九七八、十二月礫鎮
回來
婚嫁
秋陽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