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我們與台灣的距離:寫給美麗之島的七封情書
為的是讓日本人多一點﹑深一點認識美麗島台灣……__新井一二三
台灣就是台灣人的台灣
★作家米果:身為台灣人的我,卻從這本書中讀到了即使是台灣人也容易忽略……卻不慎遺忘的各種酸甜甘苦。
★立法委員候選人陳柏惟:透過作者的眼,從另一方的角度,去思考我們自己是誰﹗
★吳叡人__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全心推薦
你以為知道,但原來你並不知道;
你以為了解,但其實你有很多誤解;
你以為忘了,但只要想起來,你發現自己竟然如此深愛……
一九八四年夏天新井一二三第一次來台北,這裡不是繁華的東京,不是熱鬧的香港,不是莊嚴的北京,那麼「台北」是怎麼來的?當羅大佑唱〈台北不是我的家〉,當林強唱〈向前走〉,台北之外,還有什麼?這個答案,三十五年後,她說——這裡,是台灣人的台灣。
沒有一個地方像台灣一樣,有複雜難以說清楚的歷史定位,有不同族群、多種語言,卻共存在一起的社會環境,有日新月異的宗教信仰,地名與人名既中國又日本,糾結的殖民情懷,得天獨厚綿延不絕的自然美景,風味傾城的美食……
沒有一個地方像台灣一樣,新井一二三和台灣人做朋友,她說每個人的背後都像一部長篇小說,活出生猛顛覆的故事。她希望日本人可以傾聽我們的故事,她寫七個章節等於寫七封情書,從北到南的活潑城鄉,從巷弄廢墟的日式建築,從西海岸到東海岸的驚喜悸動……每一封都讓人流下眼淚。
不管「台灣」作為一個名詞或是動詞,我們對每天在這個海島上演化的生命力,彷彿熟悉卻又陌生……
這是新井一二三的情感之書,也是我們的理解之書。她的文字與觀察足以作為我們丈量內心與台灣的距離,有時可能我們太靠近,以至於忽略了真正要珍惜的部分。
這是新井一二三的傾聽之書,也是我們的面對之書。每翻一次新頁,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自信,閱讀她三十五年後交出的作業,再一次重新擁抱台灣?002推薦序_收到一封一封寫給台灣的情書/米果
006推薦序_思考我們自己是誰/陳柏惟
008序_三十五年後交的作業/新井一二三
015前言
第一封 北與南的物語
1 台灣並不是「一個」 018
2 「台灣波士頓」 038
第二封 母語和國語的物語
1 多種語言共存的海島 056
2 國語和母語 060
3 翻轉的「台灣」與學生運動 077
第三封 鬼與神明的物語
1 怪力亂神 088
2 神明的物語 100
3 日新月異的宗教儀式 109
第四封 紅磚與廢墟的物語
1 存留在台灣的日本建築 118
2 遊走台北昭和町 129
3 「文化創意」風潮 140
第五封 地名和人名的物語
1 地名的物語 150
2 台灣原住民的鬪爭 163
3 「正名運動」的去向 172
第六封 台灣和中國的物語
1 複雜糾結的台灣歷史 178
2 日華與日中 189
3 「天然獨」VS「網軍」 198
第七封 電影和旅行的物語
1 西海岸之旅 212
2 東海岸之旅 227
結語 246
參考書目 250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