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新版)
左翼文學研究先趨,殖民地文學論述代表作!
出版於一九九八年的這本論文集,其實是我在學界三年期間所累積起來的文學思考。在此之前,我一直在政治運動浪潮中翻滾,根本無法沉潛下來,而專注於文學作品的解讀。終於能夠到達靜宜大學中文系時,我不僅結束了自己的流亡生活,也結束了我在政治運動中的起伏。學界與政界最大的不同是,政治永遠講求的是輸贏,而且是無窮盡的輸贏;學界講求的是思想的探索,而那樣的探索必須經過無窮盡的閱讀與研究,才能獲得些微的智慧結晶。我能夠脫身政治運動時,自然帶著「此身雖在堪驚」的感覺,似乎是一種劫後餘生,這使我對文學更加眷戀,也對學術更加珍惜。——陳芳明
陳芳明是台灣文學、文化史研究的中堅,早在一九八○年代初期即率先揭示「左翼、文學」的研究方向,十餘年來,成果有目共睹。
《左翼台灣》指出左翼思考一直存在於日據時期台灣作家的文學創作裡。所謂左翼文學,並非只是指具備社會主義色彩的文學而已,其重要特色更表現於作家的抵抗心靈與批判精神。這些作家面對日本的殖民統治,透過文學的形式與內容表達了台灣社會底層最深沉的抗議;他們站在弱小者的階級立場,發揚人道主義的精神,卻又未嘗放棄文學與美學的紀律。
本書介紹了賴和、楊逵、王詩琅、吳新榮、呂赫若、巫永福、吳濁流、葉石濤等作家的文學試煉,時間則橫跨新文學運動的萌芽期,直到四○年代太平洋戰爭前後。這些作家有的堅持社會主義的信仰,有的則從事現代主義的實驗,但是他們都共同帶有左翼的色彩。《左翼台灣》突破台灣文學研究的格局與視野,使殖民地作家的風貌可以更完整浮現出來。
在出發點的再出發──《左翼台灣》新序
問學十年──《左翼台灣》自序
第一章 導論
第二章 台灣左翼文學發展的背景
第三章 賴和與台灣左翼文學系譜
第四章 楊逵的反殖民精神
第五章 王詩琅小說與左翼政治運動
第六章 史芬克司的殖民地文學──《福爾摩沙》時期的巫永福
第七章 日據時期台灣新詩遺產的重估
第八章 吳新榮:左翼詩學的旗手
第九章 殖民地與女性──以日據時期呂赫若小說為中心
第十章 紅色青年呂赫若──以戰後四篇中文小說為中心
第十一章 吳濁流的自傳體書寫與大河小說的企圖
第十二章 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葉石濤的思想困境(一九四○-一九五○)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