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島語
脫下變得破舊的一顆心
以後就什麼都不怕了
【名人推薦】
楊佳嫻 專文作序
王浩一
宋尚緯
吳家德
林婉瑜
林達陽
范宜如
孫梓評
晚安詩
許悔之
陳繁齊
──溫柔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序)
「長年來性傑不吝於分享教學現場的種種感悟,願以文學渡引青澀的身與心到另一岸開闊處,讓他們無論日後走往何處,都有一處祕密船屋可以躲藏,可以鎮魂--昔時在熱風吹拂的南方,建國路上男孩中學裡,也有人這樣渡他,他也這樣渡自身過迷津吧?興許這也是學文學的我們,報答世界的一種方式。」──楊佳嫻
【本書內容】
永遠的男孩詩人凌性傑,
繼《海誓》情感地誌書寫,
溫潤詩句從故鄉往外輻射、擴延全島,
推出醞釀多年全新重磅詩集──《島語》!
當日光傾斜,照進記憶中不曾遺失的幽暗角落,
從男孩走向男人,他一路撿拾沿途散落的青春念想,
一滴淚,也成了一片海洋。
「不應該是這樣的。
荷花佔滿盛夏,蟬聲射向遠方,
青春被即將毀壞的事物占滿。然而我們又能怎麼樣?
遇見你之後,我才發現自己的心曾經壞掉。」
──凌性傑
一次次行旅,走訪台、澎、金、馬、綠島、蘭嶼、龜山島。在天空裡種花、把記憶點亮,或者靜靜睡著,回到星光下的家。多病的世界裡,詩人撐起一座破碎樂園,將完整的愛與恨種下失溫壤土。希望與毀敗,信仰與覆滅,任由雨水藏釀故事,斷瓦追念愛情,記憶在雜沓的詩行間慢慢顯影。此時,青春有太多藉口讓自己失望;畢竟,最好的時光往往是遺失的時光,最美的風景往往是,已經毀壞的風景。
《島語》詩集以漫遊者角度出發,閒散的悠遊晃蕩曳出縷縷情思。詩人將纖敏心緒寄託於島國景致和時代的遞嬗變化之中,逐篇書寫眼見耳聞、身體膚觸,自山海雲雨間索記往事,自走過的時光地景鑿鏤心中尚未弭平的刻痕。過去的事情不可或忘,當下的一切也都值得記取。書名為「島語」,企圖對應今昔,自島上的人文基礎提煉自我生命情懷。在私人情感中一併呈現時代的重量。
全詩集分為六卷:卷一 「高雄小情書」(十首)、卷二 「島語」(十三首)、卷三「另一種生活」(十五首)、卷四「在生活的此岸」(十四首)、卷五「空無一物的房間」(十首)、卷六「多謝款待」(九首),總計七十一首。集中維持抒情腔調,用個人生命歷程見證時代的光影,試圖勾勒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十年,台灣島上的生活樣態。
更重要的是,以「島語」為名,為自己定義,也為自己的族群定義。
【精選摘句】
〈桐花季〉
「生存的重量原來是/為了能夠優雅地飄零/告訴這個世界/美有時來自毀滅/有時,也成全了毀滅。」
〈北海岸〉
「我們手無寸鐵的等待/那些玫瑰花開的日子/比所有事物更遙遠/從此我們的居所/我們的婚宴,只想要/一個太陽、一個月亮」
〈雨水時節〉
「我也得想方設法/把自己困住/不然,我不知該往哪裡去/不然,我又會用很多希望讓自己哭、讓自己失望」
〈島語〉
「於是我們成為/擁有同一種時間的人/太過美麗的信仰讓我來到/這當下,在彼此的胸口/靜靜睡著像是回到了/星光下的家」
〈恐怖分子〉
「他們都是喜歡說愛的人/只是看不見別人的信仰/聽不見別人的禱告聲」【推薦序】吸吮南方的回聲 /楊佳嫻
【自序】命運的指針
卷一 高雄小情書
盛夏
望向地球表面
想要與不要
舊棉被
生之欲
尾道行腳
五色線
與往事猝然相遇
貴志
宇宙深處傳來回聲
卷二 島語
重生
花合夜
島語
探索者
一個恐慌症患者的早晨
夏日時光
等待
失去
雨水時節
不再下雨了
悄悄告訴他
又過了一天
告別
卷三 另一種生活
天堂
事物本身
潛行者
公車上
幸運者
另一種生活
那真是自己的記憶嗎
共享一個世界
跟往事重逢
短消息
世界已經停止了麼?
一切都是假的
末日前夕
但願你都知曉
夏至二章
卷四 在生活的此岸
偶得
細節
桐花季
北海岸
那又怎麼樣呢?
神學士
植有龍眼樹的庭院
複數記憶
擎天崗
遠眺
你要去哪裡?
告別
完全黑暗的心
我是
卷五 空無一物的房間
空無一物的房間
射擊
恐怖分子
對這個世界恐慌的人
讓我與你同去
塞拉耶佛所見
愛的教育
你說的悲傷都已經過時了
南下高鐵手記
台北捷運車廂內有感而作
卷六 多謝款待
生命游擊
在葡萄園中
艱難的孤獨
發光的麋鹿
與愛有關的事
神奇寶貝五首
不會怎麼樣
鴿子飛來
多謝款待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