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艾略特詩選2(1925-1962):《四重奏四首》及其他詩作
Collected Poems: 1909-1962
傳到我們沒有走過的通道。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略特的高峰作品
《四重奏四首》探求人與宇宙間的奧妙關係
世紀詩人艾略特&翻譯名家黃國彬
繼但丁《神曲》後,黃國彬再度以精妙譯筆與深厚學養,精選譯介世紀詩人艾略特的詩作名篇。本書輯艾略特作品十首,其中包括詩人的高峰作品《四重奏四首》。
《空心人》用典晦澀,論者認為是詩人自剖個人經歷最深刻的作品;《聖灰星期三》以豐富意象,描摹凡人覓神的奧秘經驗。《三王來朝》則化用《聖經》典故,敘寫三王迢迢朝拜聖嬰,旅程結束後,心靈與信仰都經歷巨大的震撼,結果獲得重生。集大成作品《四重奏四首》內涵豐富,討論歷史、宗教、時間本質以至神秘經驗。意象的推演呼應音樂式的進行,四首四重奏分別對應風、土、水、火四種元素,詩中,艾略特回溯歷史,凝視未來,寄託自己對神性的理解,並探求人與宇宙整體的關係。
艾略特詩作以晦澀費解著稱,須經適切的指引才能進入其語言世界。黃國彬精通數國語言,翻譯時能細膩貼近原文脈絡,精求真義;同時,也在中譯的音韻節奏上字字斟酌,凝鍊詩意,並保留詩作獨特的音樂性。詩末附有大量譯註,細緻介紹創作背景、文史典故,其詳盡、精細的程度為中文世界罕見。黃國彬以中外文學的豐富學養底蘊,帶領讀者悠遊於浩繁的意象之海,洞見字句背後的文學傳統與脈絡。
研究艾略特超過半世紀,黃國彬在堅實的研究基礎上重新以客觀公允的目光審視,這位風雲詩人何以能影響現代詩歌超過一世紀。透過《空心人》、《聖灰星期三》、《四重奏四首》等名篇的閱讀,重新建構艾略特的創作歷程,形塑對其詩藝與詩觀的了解,更能領略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的時代風景與現代文明下人類的精神困境。
本書特色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略特詩集全新譯本,收錄詩作《四重奏四首》,為艾略特詩藝圓熟的集大成之作
★ 翻譯名家黃國彬以其豐沛學養為基礎,不僅精譯名篇,更詳加註釋,成為理解艾略特詩作的詳盡指引
名人推薦
詩人、作家:王姿雯、向陽、李敏勇、徐佩芬、唐捐、陳克華、陳黎、曹馭博、崔舜華、須文蔚、楊照、蔡琳森、鴻鴻、羅任玲
學者:張寶云(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單德興(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彭鏡禧(臺灣大學戲劇學系名譽教授)、劉亮雅(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跨世代推薦目錄譯者序
譯本說明
艾略特年表
艾略特詩選
空心人 (The Hollow Men)
聖灰星期三 (Ash-Wednesday)
一 因為我不指望會再度回來(Because I do not hope to turn again)
二 娘娘啊,三隻白豹坐在一棵檜樹下(Lady, three white leopards sat under a juniper-tree
三 在第二梯級迴旋的第一重(At the first turning of the second stair)
四 是誰在紫衣和紫衣之間行走(Who walked between the violet and the violet)
五 如果失去的言詞已經失去,耗完的言詞已經耗完(If the lost word is lost, if the spent word is spent)
六 雖然我不指望會再度回來(Although I do not hope to turn again)
三王來朝 (Journey of the Magi)
《磐石》合誦 (Choruses from ‘The Rock’)(節譯)
四重奏四首 (Four Quartets)
焚毀的諾頓 (Burnt Norton)
東科克 (East Coker)
三野礁 (The Dry Salvages)
小格丁 (Little Gidding)
保衛諸島 (Defence of the Islands)
戰爭詩小釋 (A Note on War Poetry)
致身死非洲的印度人 (To the Indians who Died in Africa)
致沃爾特.德勒梅爾 (To Walter de la Mare)
獻給吾妻 (A Dedication to my Wife)
參考書目
书名简译:艾略特诗选2(1925-1962):《四重奏四首》及其他诗作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