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吳闓生《古文範》研究

原始價格:US$33.33。目前價格:US$30.29。

  • 作者:許妙音
  • 出版社:萬卷樓
  • 出版日期:2019/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4782901
貨號: 9789864782901 分類:

Description

吳闓生《古文範》研究

  清末民初的古文學界歷經西風的衝擊,在白話浪潮的席卷之下,古文著作多被埋沒。吳闓生有意接續姚鼐《古文辭類纂》、曾國藩《經史百家雜鈔》編纂了《古文範》。吳氏一生中多次增修此書,可謂吳氏全神傾注的大作。本書以桐城派晚期吳闓生《古文範》為研究核心,蒐羅諸多史料,詳察桐城派殿軍吳闓生的事蹟與著作,探討其時代特色與文學主張。本書以其評點著作《古文範》為研究核心,檢覈吳氏文集以解讀,避免片面武斷;詳察吳氏生平事蹟及師承、交遊、弟子發展,概括出民國初年華北、東北地區的古文樣貌,分析吳氏企圖力挽狂瀾的心血成果。王序 1
自序  7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一 研究動機 2
二 研究目的 7
第二節 文獻探討 8
一 桐城派專書與論文 9
二 文學史、思想史、國學性質專書 15
三 評點學 1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19
一 研究範圍 19
二 研究方法 20
三 使用版本說明 21

第二章 吳闓生生平事蹟及其文學觀念 23
第一節 生平事蹟 24
一 世系 26
二 事蹟略述 46
三 師承 59
四 弟子與其後續發展 65
附論:吳闓生的個性 68
第二節 文學觀念 73
一 「桐城派」之傳承關係 73
二 「義法」文論 82
三 對桐城派文論之修訂:文體分類論 87

第三章 吳闓生著述與《古文範》概述 101
第一節 吳闓生之著述與時代背景 101
一 評點類著作的特色 102
二 評點類著作的時代背景 106
三 評點類著作的用意 115
四 〈籀雅〉 119
五 《古文範》的前身:《桐城吳氏文法教科書》 121
第二節 《古文範》概述 125
一 成書時間與版本 125
二 編纂目的 130
三 選文原因與用意 133

第四章 《古文範》的內容思想與評點形式 145
第一節 吳闓生的評點觀念 145
一 對桐城前人評點的看法 146
二 評點目標 150
第二節 內容思想 155
一 學術思想內涵 155
二 政治思想內涵 160
第三節 評點形式 170
一 圈點符號說明 170
二 評注方式 178

第五章 《古文範》的文學主張 183
第一節 創作技法論 183
一 字法 185
二 句法 188
三 章法 203
第二節 風格論 237
一 雄直 237
二 含蓄 244
三 高古 250
四 詼詭 252
第三節 作家批評論 255
一 莊子 256
二 司馬遷 258
三 韓愈 261
四 王安石 265
五 歐陽脩 266
六 三蘇 269

第六章 《古文範》對桐城派的繼承與創新 273
第一節 選本體例與篇目的繼承、創新 273
一 桐城派古文選本體例之比較 274
二 《古文範》與《類纂》、《雜鈔》的選文朝代之比較 281
三 《古文範》與《類纂》、《雜鈔》的選文篇目之比較 286
第二節 文學理論的繼承、創新 288
一 繼承 289
二 創新 295
第三節 《史記》細部批評看法的繼承、創新 298
一 對於桐城諸家評論《史記》意見的繼承之處 298
二 桐城諸家評論《史記》意見以外的創新之處 304

第七章 結論 309

參考書目 315

附錄 331
附表一 吳闓生年表 331
附表二 吳闓生交遊對象列表 346
附表三 吳闓生弟子列表 351
附表四 《古文範》與《類纂》、《雜鈔》的選文篇目比較表 355
附圖一 吳闓生像 360
附圖二 民國十九年八月二十日、二十一日《世界日報》 362
附圖三 《文學社題名錄》書影 364
附圖四 《桐城吳氏文法教科書》書影 366
索引 369
索引一 《古文範》選文篇目索引 369
索引二 桐城派人名索引 374

表次
表2-2-1 吳闓生〈籀雅.文說〉與《類纂》、《雜鈔》的文體分類方式比較表 95
表3-1-1 吳闓生古籍評點著作列表 102
表3-2-1 《古文範》今存版本比較表 127
表3-2-2 《古文範》選文作家篇數 134
表6-1-1 桐城派古文選本體例比較表 274

圖次
圖2-1-1 吳闓生家族樹狀圖 45
圖2-1-2 吳闓生師承關係圖 64
圖3-2-1 《古文範》民國十八年本(左)、臺灣中華書局(右)的上編一末頁 128
圖3-2-2 《古文範》北京中國書店本的上編一末頁 129
圖4-3-1 《古文範》圈點符號「。」 171
圖4-3-2 《古文範》圈點符號「。」 172
圖4-3-3 《古文範》圈點符號「.」 173
圖4-3-4 《古文範》圈點符號「.」 174
圖4-3-5 《古文範》圈點符號「△」 175
圖4-3-6 《古文範》圈點符號「△」 176
圖4-3-7 《古文範》圈點符號「ˍ」 177
圖6-1-1 《類纂》、《雜鈔》、《古文範》選文朝代分配長條圖 281
圖6-1-2 《類纂》、《雜鈔》、《古文範》選文朝代分配圓餅圖 282
圖6-1-3 《類纂》、《雜鈔》、《古文範》選文篇目重疊數量示意圖 287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吳闓生《古文範》研究”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