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想戒不難》
以個人經歷的生活小故事闡述永續生活的核心,小品文的清新,充滿慧眼的洞見。
◎從多年來推廣與實踐環境教育的豐富經驗與見聞中,提出精闢的見解與推行健康綠生活的作法。
◎廣涉各類議題並且巧妙的融於環保教育之中,人類為何無法落實環保的疑惑,在此得到解答。
◎陪伴讀者在力行環保生活的日常中,找回最有實踐效力的簡單法則:做就對了!
作者繼《有戒有環》後的第二本書,
透過生活中的生命經驗,激盪出環保火花,
也在平實溫馨的文字中,
讓讀者感受到《有戒有環》就《想戒不難》!
•許多家長為孩子準備充足的各項文具,漸漸造成下一代比較不珍惜使用?
•以前隨便一條溪水都很乾淨,雙手捧起來就能喝到清涼甘甜的滋味,為什麼我們現在要先把水弄髒,再花更多錢把水變回原本的乾淨?
•呼吸新鮮空氣、聆聽寧靜天籟、欣賞藍天白雲、品嘗無毒食物,這種自然賦予人類的權利,現在都變成奢望,並且要付出昂貴的費用才能享有?
我們都習以為常地在科技高度發達的環境中,
自以為是的過著所謂的繁榮富足生活,
所以現代人雖然口口聲聲保護環境,但卻不一定有環保行動,
因為眾人還是感覺到這種惡果,離我們還很遠!
作者將對臺灣半個世紀以來的社會發展、個人成長過程,
以及對於環境教育的洞見,以一個個小故事呈現。
在溫暖雋永文筆的帶領下,透過一個個躍然紙上、娓娓道來的小故事,
跟著作者重溫民國六七十年代的純樸生活和自然生態,
以及八九十年代的經濟起飛和環境破壞,
因而令人深刻省思五十年後的現在,臺灣經濟起飛的得與失。
環保不在方法而在心法,生態智慧的尋求未必是往已消逝不可見的事物探詢,
或許就在我們身邊不遠處,只是沒有被發現,或發現了卻不去做。
環境行動「實踐綠生活」的具體作法:
Reduce(減少使用)、Reuse(再利用)、
Recycle(循環再造)、Replace(替代使用),
找回最有實踐效力的簡單法則:做就對了!
书名简译 : 《想戒不难》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