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國文開外掛:自從看了這本課本以後……
跨領域威力加強版!
這是一本你想像中的課本,這也是一本不是你像像中的課本!
國文課本的裡的文白之爭,究竟在爭什麼?這些高中國文課本裡常出現的經典選文,又教了你什麼?或沒教你什麼?
或許,國文課文可以有不同讀法,就像你也可以有不同的人生!
看看現在的國文課本對我們做了什麼?或者它本來應該做卻沒有做到的事?
現代社會文字使用需求提高,這樣的課本需要開外掛!
各種細讀歪讀一起來──跨領域解讀國文!
墨子也許是超級英雄,孟子活在現代可能是動漫迷。
〈出師表〉能從倫理學討論人格完整性的問題,由〈長干行〉來看究竟誰需要浪漫愛,用〈琵琶行〉思考音樂與人心的關係,〈師說〉則可做個邏輯上的推論練習。
〈賣油翁〉不只訓誡人熟能生巧,〈桃花源記〉讀到最後發現或許沒有桃花源反而怡然自得。
〈臺灣通史序〉在殖民環境中呈現知識分子夾縫求生存的努力,〈一桿稱仔〉思考日治時期曾經盛極一時的「臺灣話文」在當代的閱讀脈絡下該如何理解。
〈虯髯客傳〉是適合二創再二創的好故事,琦君的〈髻〉藏著「鬼腳圖式寫作」之祕密。
〈左忠毅公軼事〉明明不是小說卻也很有小說感覺,發現情感在動作裡,政治在空白處。
每篇後面還有「問題與討論」和「延伸文本」,讓你讀出自己的意思來!
我們其實可以做些什麼!
本書集合了十多位不同領域對國文課文很有意見的人,有文學作家、奇幻小說家、哲學家、劇作家、教師、歷史學研究者、文化評論者等等,用他們的方式帶我們重讀一遍國文課文,有「非文學讀者的文學意見」,也有「看看作者對我們做了什麼」……
從他們各自的專業來分析國文課本裡的文章,組成了本書的第一部分「歪讀--非文學讀者的文學意見」。誰說文學作品只能使用文學人的讀法?閱讀本來就是多元的,作品總是會遇上各式各樣的人,從而激盪出不同角度的迴響,這才是現代公民社會的常態。文學從來不只是作家和教授的私人嗜好,它也可以有廣泛的公共性,有寬闊的詮釋空間,從而能帶給我們更多啟發。
質言之,雖然我們也對現行的國文課本不完全滿意,但這本書的目標卻不是全盤否定國文課本,而是試著讓它能發揮更大的威力。
另一部分的「細讀」,則是透過文章的細緻詮解,闡發與傳統國文教科書不同的見解,加深讀者的閱讀體驗。序:一張遊戲地圖(楊翠)
導讀:國文(沒)對我們做什麼(朱宥勳)
【歪讀--非文學讀者的文學意見】
第一課‧不讓他長大:〈出師表〉 /人渣文本(周偉航))
第二課‧誰的「閨」,誰的「怨」:〈長干行〉的浪漫與不浪漫 /蔡宜文
第三課‧說穿了不過你我之間事:〈琵琶行〉與樂府 /陳茻
第四課‧前後政權一致讚揚的奇文:〈臺灣通史序〉 /活水來冊房(黃震南)
第五課‧〈師說〉的推論練習 /朱家安
第六課‧讀臺文系的人:讀〈一桿稱仔〉 /鄭清鴻
【細讀——看看作者對我們做了什麼】
第七課‧不只能打爆你的腦,還能打爆你的攻城器:〈墨子選・公輸〉分析 /厭世哲學家
第八課‧人生需要的,不過是覺悟罷了:〈孟子選〉 /瀟湘神
第九課‧〈賣油翁〉這一課真的是篇「教訓文」嗎? /史英
第十課‧無用之用:讀〈桃花源記〉和《沒用的東西》 /林蔚昀
第十一課‧二創再二創:讀〈虯髯客傳〉 /簡莉穎
第十二課‧「鬼腳圖式寫作」的秘密:讀琦君〈髻〉裡那些寫到的與沒寫到的 /盛浩偉
第十三課‧情感在動作裡,政治在空白處:讀〈左忠毅公軼事〉/朱宥勳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