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e!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知識創造的人文向度

Original price was: US$17.75.Current price is: US$15.80.

  • 作者:王汎森
  • 出版社:允晨文化
  • 出版日期:2019/11/12
  • 語言:繁體中文
  • 裝訂:平裝
  • ISBN:9789869755573
SKU: 9789869755573 Category:

Description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Alfred L. Kroeber 語)的「為何」這個問題,我並未作比較全面的回答,因為那並不是當初下筆寫這篇短文的用意。我原來想做的是針對華人學術界一向缺乏寬鬆、自由,帶啟發性的對話環境而發,絕未曾想對「為何」作一比較完整的陳述。如果把「天才為何成群而來」這個問題轉換成傑出的人才為何成群地來,那麼,我個人認為以下幾點相當重要:物質條件與心理質素的強大支持、「群聚效應」、「帶跑者」所發揮的效應,還有同儕之間健康的「競爭」兼「合作」關係的激發等。

  過去一、二十年,除了專業研究之外,我曾作過一些通俗演講、寫過一些散篇文章,這些演講或文章大多與我專業沒有直接關係,卻多少表達了我對這個時代學術、文化狀況的觀察。本書以「天才為何成群地來」作為書題,副標題則是「知識創造的人文向度」,收在本書中的文章大多是從人文優先的角度出發看事情,從科技實證之外的人文精神層次出發考量問題,從人之所以為人的基本前提去考慮現代社會的發展,或是考慮知識創造過程中的人文面向。為往日的所思所感留下一點紀錄。

 序
人文科學的危機—關於高等教育「指標化運動」的思考
本土思想資源與西方理論
沒有地圖的旅程
為什麼要閱讀經典
我讀韋伯的歷程
現在歷史是什麼—西方史學的新趨勢
什麼可以成為歷史
歷史領地的流變
如何透過歷史向古人學習
龔自珍的《尊史》篇
重訪歷史:尋找「執拗的低音」
天才為何總是成群地來
人文的優先性
重構人文價值與多元化
知識分子的沒落
文化多樣性
書的危機
真正的哈佛是看不見的哈佛
學術事業中的「政務官」與「事務官」
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再談假如我是個研究生
余英時印象
追憶余國藩先生
回憶牟復禮先生
記憶杜希德教授
回憶馬里厄斯.詹森(Marius Jansen)老師
學術需要時間和自由—時代週刊專訪
思想史內外—張劭農訪問稿
治學漫談—王汎森教授訪談錄
後記
 

There are no reviews yet.

Be the first to review “天才為何成群地來:知識創造的人文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