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共和之光:民國初年文學與文化
本書收入九篇文章,以「共和之光」為題,似印記著我當初的衝動,算來是十多年前了,在翻閱民國報刊雜誌時見到很多的美人封面……驚豔之餘不禁尋思,為何這些雜誌都會出現在1914 年?另有《民權素》、《小說叢刊》、《女子世界》、《繁華雜誌》、《香豔雜誌》、《上海灘》等,皆以美女做封面,以石印彩色印製,畫家一時雲集,周慕橋、徐詠青、鄭曼陀、丁悚、沈泊塵、但杜宇、周柏生、胡伯翔等,為何同步異趨?美女形象緣何而來?有怎樣的文化意涵?在此後的畫壇上他們都異常活躍,不光是雜誌封面,在漫畫、百美圖、月份牌等領域都大顯身手。某種意義上是這些雜誌封面把中國美術帶進了現代,比烏始光、劉海粟等人的圖畫美術學院還早了一步。目錄自序
民國初年新媒體與社會文化力量的崛起
「共和」的遺產——民國初期文學文化的非激進主義轉型
民國初年的共和主體、私密文學與文化轉型
共和憲政與家國想像——周瘦鵑與《申報.自由談》,1921-1926
拿破崙「三戴綠頭巾」——民國初期都市傳播文化的女權與民主傾向
《新青年》的上海文學想像
論魯迅的〈肥皂〉——商品、家庭與全球現代性
名流消費與民國機制——以徐志摩、陸小曼與1920 年代末上海小報為例
格里菲斯與中國電影的興起
帝國、革命與共和的晚清民初想像—— 李歐梵教授訪談錄
书名简译:共和之光:民国初年文学与文化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