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共悟人間

原始價格:US$47.52。目前價格:US$42.77。

【作者: 劉再復,劉劍梅】

【出版社: 天地圖書】
【出版日期: 2023-11-01】
【分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裝訂: 精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9888550760】

貨號: 9789888550760 分類:

Description

共悟人間

  本卷由《共悟人間》和《滄桑百感》兩書組成。前者寫於一九九九年,由香港天地圖書於二零零零年首次出版;後者寫於二零零三年,由香港天地圖書於二零零四年首次出版。之後北京三聯又出版了這兩部著作。

  《共悟人間》是劉再復十卷本《漂流手記》的第六卷,收集了劉再復和他的大女兒劉劍梅的往來書信和對話,所涵蓋的主題非常廣泛,不僅有對文學的慧悟,而且有對人生的深刻思索。在《共悟人間》中,文學家的父親與同樣是文學教授的女兒,像是以文會友的忘年交,又像是借筆談心的知音,一起談人生,談文學,談理論,觸摸生命的質地和肌理,用「心」來分享關於文學與人生的經驗,側重於心靈,而非側重於知識。父女兩代人的對話,思路雖然有區別甚至有衝突,但互相補充、互相豐富,互相激活思維的靈犀,有學術上的共鳴和心靈上的默契,在當代文壇似不多見。此書獲得「二零零二年香港電台十大好書」之一。

  《滄桑百感》是劉再復十卷本《漂流手記》的第八卷,收錄了劉再復從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四年,往返於中國香港和美國之間的散文與雜文。作者在本書中,打破體系之隔和知識、語言之隔,追求學術與生命的銜接,把學問定義為「人類對生存困境、心靈困境、精神困境的叩問」,充滿了「生命的蒸氣與思慮的活氣」,自成一種散文體和雜文體。劉再復即使寫歷史、時代、社會、人生世相等「客體」,也一樣側重於「內向性」的散文,重在抒發作者「主體」內心的神遊與雲遊。

 目錄出版說明 劉再復  5
《共悟人間 ——父女兩地書》 劉再復 11
《滄桑百感》 劉再復 293
劉再復簡介  562
劉劍梅簡介  563
「劉再復文集」書目  564
《共悟人間 ——父女兩地書》目錄
女兒.女性.女神(自序) 劉再復 19
父親.個體.孩子狀態(自序) 劉劍梅 25
論我所熱愛的那個世界  32
論《桃花扇》之外的生活  36
論精神之旅  40
論文化氣脈  44
論齊物之心  48
論生命場  54
論德謨克利特之井  59
論大器存於海底  63
論生中之死  66
論享受黎明  72
論父愛的形式  76
論母愛的悲劇性  80
論愛的困境  87
論嬰兒狀態  92
論安逸  96
論人性與佛性  100
論智者大忌  104
論不隔之境  108
論人生分期  112
論生命狀態決定一切  117
論靈魂的根柢  123
論快樂的巔峰  128
論羅素的三激情  133
論多次再生  137
論貴族子弟的平常心  141
論性格的詩意  144
論拒絕世故  149
論慧根與善根  152
論受難情結  155
論思想的韌性  159
論外婆意蘊  165
論女性話語與漂流文學  170
論女性式寫作  173
論女子做學問  176
論女子散文  180
論預言的潰敗  186
論天下襟懷  190
論審美眼睛  195
論漂流美學  203
論文化之鄉  206
論生命濃烈也是形式  209
論腔調  212
論《紅樓夢》方式  215
論文學之尺  219
論張愛玲的局限  227
論傅柯的相對思維  234
論個體本體論  241
論寬容  245
論人的複製  249
論學術與生命的銜接  253
論傳記文學  257
論藝術革命  264
論文學信仰  270
附錄一︰《讀滄海——劉再復散文》序(劉劍梅)〔存目〕 274
附錄二︰《讀滄海》後記(劉再復)〔存目〕 274
附錄三︰性情中人與理性中人的雙重雕塑
 ——《劉再復海外散文選》序 劉劍梅  275
附錄四︰《劉再復海外散文選》後記 劉再復  282
後 記 劉劍梅  285
後記補 劉再復  287
為自救而寫作
——再版感言 劉劍梅  290
《滄桑百感》目錄
我的散文理念(代序) 303
輯一:猴年(二零零四)新作
亡靈的金唱片  306
走訪海明威  308
十字架大悲劇精神的復活  310
快樂園裏說快樂  313
深、淺二字論人生  315
親情與才情的雙重詩意  318
文學殉道者的光明——序徐啟華遺稿《智慧的痛苦》 321
阿諾.施瓦辛格啟示錄  324
雙向思維與大時代的基調  326
用大觀的眼睛看香港  333
輯二:獨家小品
最後的道德癡人  340
夢裏已知身是客  342
今昔心境  344
書園漂緒二十年  346
十年磨一劍  348
十項記憶  350
面對往昔的照片  353
青年時代的書目  354
十年漂泊有所思  356
香港魂  357
這幾年,常想念范用老先生  360
捨身外,守身內  362
又說「面壁十年」事  364
又聽善的呼喚——讀《池田大作詩選》 366
搖籃時期愛的方向  370
寫給祖國的祝福  372
童年的長度  374
復仇三部曲  376
不敢先進的故鄉  378
面向歷史的訴說  381
高行健的第二次逃亡〔存目〕 384
法蘭西的啟迪  384
輯三:心香一束
緬懷我的彭柏山老師——《他們的歲月》(彭小蓮著)序  388
又想聶老  391
被故國忽略的理性智慧——鄒讜教授祭  394
馬漢茂和他的中國情結——哀悼馬漢茂教授  398
最後的堂.吉訶德——悼念千家駒先生  401
面對受屈辱的亡靈——沈元先生祭  406
悲傷的八月——悼念岳父陳英烈先生  410
哭秋鵬摯友  412
寶崑兄,我懷念你!  413
輯四:講稿七章
獨立不移的文學中人——在香港城市大學歡迎高行健
 演講會上的致辭(二零零一年一月三十一日) 416
高行健與作家的禪性——在《世界華文報告文學徵文獎》
 頒獎會上的講話(二零零一年十二月二日)〔存目〕 420
為方塊字鞠躬盡瘁的文學大師——在城市大學歡迎馬悅然教授
 講座會上的歡迎辭(二零零一年一月十六日) 420
教育、美育與人的生命質量——在「香港課程發展議會」
 退思日上的演講  423
慾望的權利與慾望的制衡  430
走出「民族主義」——在香港科技大學「民族主義講座」
 會上的發言(二零零二年四月十一日) 435
風骨.性情.慧悟  439
輯五:歷史情思
又做少年中國夢  444
論語言暴力——「語言暴力」現象批評提綱  446
可畏而不可信的學術年代  455
誰在統治中國?  458
中國的地獄之門  461
器世界與情世界的衝突  463
心靈國有化的劫難  465
中國文化的原始精神  467
《告別革命》第五版前言〔存目〕 470
《告別革命》韓文版序〔存目〕 470
輯六:才學鑒賞
《「金庸小說與二十世紀中國文學」論文集》序  472
李澤厚的新五論  476
范曾畫品居上之上  478
序李劼歷史小說《吳越春秋》 485
赤子莫言  488
黃土地上的奇蹟  490
洛夫:走向王維的大詩人  492
讀西零的《總是巴黎》 493
對學院與城市的詩化叩問——林幸謙《原詩》序  496
題薛興國的《吃一碗文化》 501
百年成就不理想  502
輯七:世事雜感
新世紀第一篇  506
生態意識的覺醒  507
感覺殘廢  509
為妓女立傳  510
流氓的屁股摸不得  512
被歷史活埋過的作家  513
再談歷史的活埋現象  515
《二零零零年文庫》讚  517
鄧國光先生的新思路  518
無所畏懼與流氓主義  520
世紀終結前夕的鳴謝  522
走出無望村  523
漫步高原  525
從悲劇中學習  527
逃離表態文化  528
家鄉醜聞  530
〈家鄉醜聞〉補正  532
「資產階級」概念的重炒  533
文壇的市場「炒」作  535
書禁與出版改革  536
救救宋永毅  538
給同胞兄弟以安全感  540
宋永毅事案的教訓  541
批判型知識分子的消失  543
文學評論中的「胡來」現象  544
又見莎士比亞  547
格拉斯:充份燃燒的活火  549
仲夏夜之夢  550
仲夏夜第二夢  552
仲夏夜的噩夢  554
怪物五種 〔存目〕 555
為甚麼不讓馬悅然到中國?  556
走出平庸  557
後記:滄桑有感  560

书名简译:共悟人间

目前沒有評價。

搶先評價 “共悟人間”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