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逝者如斯:六十知見學人側記 六十年來,由於家世的原因與工作的關係,作者與許多具有深厚傳統文化修養的老輩文化人、學者先後結識,如陳夢家、啟功、王世襄、朱家溍、史樹青、翁偶虹、鄧雲鄉、吳小如等等,其中一部分保持着比較密切的交往,直至他們離世。而這些老輩文化人、學者,恰好也是中國百餘年來大時代的親歷者和見證人。本書敘述了作者與這些前輩交往的點滴,描摹了他們的音容笑貌,並着力鉤沉他們在學術文化上的貢獻,從而使本書具有當代文化史的意義與價值,今天的讀者也得以據此領略他們的德行與風采。自序
永遠的長者——懷念啟功先生
斯人去矣 大雅云亡——王世襄先生
附:暢安先生的學問
晚年的苗子先生
史樹青先生二三事
一彎新月又如鉤——陳夢家先生五十年祭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懷念朱家溍先生
檔案學方志學的大家——憶傅振倫先生
我的姨公許寶骙先生
太初先生與紹良先生
義寧之學的傳人——王永興先生
治史藏書兩相得——記黃永年先生
古都保護的直言者——徐蘋芳先生
一位被湮沒的學者——記袁行雲先生
郵壇雅望尊一老——憶吳鳳崗先生
粉墨箏琶終不悔——記翁偶虹先生
從生理學家到顧曲名宿——記劉曾復先生
小如先生與戲
文化古城的拾荒者——鄧雲鄉先生
在上海美麗園的日子——記黃裳、施蟄存、鄭逸梅、陳從周、金雲臻
附:慶余別墅與王元化、朱維錚
與揚州有關的兩位學者——卞孝萱先生與祁龍威先生
我所知道的袁翰青先生
《辭源》的兩位主編——吳澤炎先生與劉葉秋先生
翠微路二號院中的三位傳奇人物——丁曉先、李又然、關露
楊鍾羲和他的《雪橋詩話》
夏枝巢與《北京市志稿》
陳兼與先生和《舊都文物略》
瀛生先生和他的《京城舊俗》
留作他年記事珠——也談唐魯孫先生
寒夜客來 失之交臂——關於逯耀東先生
「翠微校史」拾零——住在西北樓裏的教授們
懷念父親
後記
目前沒有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