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價

城景變幻: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論(1996-2018)

原始價格:US$37.94。目前價格:US$34.14。

【作者: 鄒文律】
【出版社: 中華】
【出版日期: 2024-05-02】
【分類: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裝訂: 平裝】
【印刷: 單色印刷】
【ISBN: 9789888860852】

Available on backorder 允許無庫存下單

貨號: 9789888860852 分類:

Description

城景變幻: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論(1996-2018)

  「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概念是指在一九九七年後出版第一部個人小說的作家,也是作者鄒文律圈選的研究範圍。當中包含香港不少重要的中生代小說家如潘國靈、謝曉虹、韓麗珠等。鄒文律將這群「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部分小說進行並置閱讀,尤其聚焦於以香港城市空間為書寫對象的小說,嘗試探問他們之間共同的文學關懷,並著力探究小說作品對香港都市空間的再現及批判。面對資本主義狂瀉的我城,小說家如何試圖以作品回應?
 
名人推薦
 
  陳平原、何杏楓、陳大為、楊佳嫻

目錄序言/樊善標

第一章 緒論
一、「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情感結構」
二、本書論述範圍

第二章 從「我城」到「i城」——潘國靈,謝曉虹《i-城志.我城05》城市及身體空間
一、當「我城」來到2005年
二、資本主義塑造的i城城市空間
三、發達資本主義下的身體空間
四、當i城在2005年成為資本主義「典範城市」

第三章 鯨魚至「我城」——可洛《鯨魚之城》對「我城」的重塑
一、從《我城》起航的「我城」書寫
二、互文性視野下的《我城》與《鯨魚之城》
三、從「我喜歡」到「我珍惜」的文學改寫

第四章 在高樓與商場之間——可洛、陳志華、韓麗珠筆下的超密度城市空間
一、高樓與商場組裝而成的城市
二、超密度城市與圍牆效應
三、商場之都
四、以想像力重塑城市空間

第五章 情感何所依——李維怡、可洛、張婉雯小說中的市區重建
一、拆舊建新成為城市空間的發展方向
二、資本重塑地景造成人與地方的情感斷裂
三、市區重建帶來的無地方性
四、情感何所依

第六章 消逝的自然——「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說中的城市與自然
一、城市發展與移山填海
二、城市空間與自然空間的此長彼消
三、與自然失去連結的城市居民
四、「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自然連結」
五、「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地方之愛」

第七章 結語

參考書目

附錄 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訪談錄
在變遷中找尋城市生活的空間意義——專訪張婉雯
從書寫到生活,從自然到城市——專訪可洛
隱遁於城市之中——專訪陳志華
別有堅持的匠人——專訪麥樹堅
謙卑地擁抱自然——專訪陳曦靜
創作、生活與城市——專訪謝曉虹
穿越時代與地域的空間記憶——專訪唐睿
親近與分離的鐘擺——專訪潘國靈
文字耕作的獨特心靈——專訪李維怡
尋訪山林自然蹤跡的人——專訪葉曉文

後記
书名简译:城景变幻:后九七香港青年作家小说论(1996-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