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cription
葡萄酒年份指南:探索近250年的世界名酒風味奧秘與崛起軌跡
The Wine List: Stories and Tasting Notes behind the World’s Most Remarkable Bottles
從頂尖侍酒師的私房酒單認識世界名酒的魅力與故事
解析產地特性、酒莊風格與品味變化,藏家必看的品鑑指南
「每一隻酒都是一個時空膠囊,會表現出那一年的悶熱夏天、霧霾天空或滂沱暴雨,這樣的變化也是葡萄酒存在的根本理由。」
酒類專家齊聲推薦
• 味道筆記本|Sabrina
• 瓶中信葡萄酒品牌創辦人|沈芸可Célia
• LE SOMM侍酒顧問品牌創辦人|何信緯
• 台灣首位香檳大師|林才右(萊特)
• 葡萄酒作家暨傑歐酒窖顧問|劉永智
年份是談到葡萄酒時必然會提及的神祕數字。比方說,1988年生產的葡萄酒如何呢?這是巴羅洛不錯但不算很棒的年份;是薩西凱亞最棒的年份;是布根地很糟的年份,只有幾款白酒例外;是胡米耶的魔幻年份;是香檳的偉大年份,但是僅限於使用百分之百夏多內製成的酒……僅僅四個數字,能夠透漏的訊息卻如此之多,因此想認識葡萄酒,就不能不知道年份代表的意義。
本書是頂尖侍酒師的私房酒單,從十八世紀晚期湯瑪斯.傑佛遜的白宮私藏說起,跨越將近250年之後,講到社群媒體如何使白詩楠葡萄一炮而紅。按年份介紹該年最有特色、最該認識的酒款及其為何有名的故事,同時談論其名氣究竟是實至名歸還是炒作過度。也會提及它們的生產者、酒莊、風味、歷史、面臨的問題或挑戰,並告訴你為什麼會給特定的年份進行特定的分類。
其中也穿插各種重要概念,例如永遠改變葡萄酒市場的分級制度、氣候變遷的風味影響、偉大的酒標等,全書涵蓋了完整的品味變遷與豐富知識,讓你知道哪些酒真正配得上其名聲、哪些酒則最好不要斟滿酒杯。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創始之酒(戰前)
1787:美國的第一位葡萄酒臭皮大王
1811:彗星葡萄酒
衣櫃不是酒窖:葡萄酒的保存
1855:拿破崙的簡易分類
1877:羅培茲與害蟲
醉醺醺的蟲子:葡萄根瘤蚜蟲
1900:瑪歌的偉大時刻
1905:狂歡的巴黎
完美的混釀:多年份葡萄酒
1919:騎師與馬
1920:超酷的葡萄園
你是我的唯一:單一葡萄園葡萄酒
1921:香檳王的第一支酒
1929:不復存在的高帝秀
1931:傲慢與波特
甜得跟糖一樣:甜點酒
1934:美國解禁與李奇堡
好傷:禁酒令的影響
1937:比烹飪用葡萄酒還好
1940:加州的第一個巨星
第二部分:舊世代的學派(戰後到1989年)
1945:六百分之一
酒齡只是個數字:老酒
1947:不對的河岸做出對的酒
1949:不是越大就越好
1951:澳洲的處女之作
1955:出名的教會
1958:巴托羅的強大力量
跟聖經的國王一起變老:酒瓶大小
1959:葡萄酒之中的王公貴族
1961:更好的日子
1964:聖斯泰法諾珍藏問世
1966:蒙岱維拍桌
1967:歌雅兄
1968:超級厲害的事情正在這裡發生
托斯卡尼艷陽下:超級托斯卡尼
1969:押對賭注
1970:需要更多時間
1971:白酒當道
1973:夏多內醬汁
1974:糟糕的一年最好的一支
1976:從無到有
1977:經典奇揚地
1978:完美的進程
1979:兩個皮耶和一個蒙哈榭
美饌佳釀警察:葡萄酒法規
1981:更好的薄酒來誕生了
手下硫情:葡萄酒裡的硫
1982:獲勝者是……
1983:遲來也是件好事
1984:黑皮諾西遊記
媲美Nike:奧勒岡州的黑皮諾
1985:曾幾何時
1986:塞洛斯招牌香檳的開端
相信我:應該要知道的進口商
1988:結束的開端
1989:跟巨石強森一樣厲害的歐布里雍堡
第三部分:評分制當道(1990到2008年)
1990:宏偉而優雅
百分之白:隆河北部的白酒
1991:樂華玩真的
月亮週期與糞肥:生物動力葡萄酒
1992:巨星誕生
1994:加州之愛
1996:橘酒的代名詞是什麼?格拉夫納
過時的東西再度復興:橘酒
1997:滑順得不得了
2001:對抗主流
像水的酒:灰皮諾
2002:羅曼尼再出發
2003:地球烤箱
2004:黑暗的一面
炎熱的滋味:氣候變遷
好人短命:白酒的陳年問題
2006:被倒光的葡萄酒
2008:內在才重要
第四部分:充滿好奇的時代(2009年至今)
2009:姊妹攜手
「次等」:布根地的新人生產者
2010:夏布利與查理曼
2012:#詩楠詩楠詩楠
那是什麼?自然酒
2013:布洛托提升了巴羅洛
保護北部:上皮埃蒙特
2016:帶來不幸的七
2017:頌揚法國小人物
少來了:粉紅酒
2018:莫尼耶皮諾自組隊
2020:西班牙崛起
书名简译:葡萄酒年份指南:探索近250年的世界名酒风味奥秘与崛起轨迹